阅读历史 |

36开业大吉(2 / 2)

加入书签

见崔时钰脸上的疑惑都快溢出来了,谢宵垂眸一笑,道:“约莫一月前,我家书童曾来崔娘子这里买过饼子。”

书童?

崔时钰仔细思索。

每次来她这儿卖饼的大户人家的奴仆、书童都不少,但不知为何,谢宵一开口,她便马上想到了那日自称要求很多,但实际上只是狮子小开口的绿衣圆脸小书童。

想到那小书童,她不由自主笑起来,问谢宵道:“可是那位绿衣圆脸的小郎君?”

见她紫衣明媚,言笑晏晏地称呼自家书童为“小郎君”,不知为何,谢宵心头隐隐泛起一抹酸意。

她怎么提起青松突然笑了。

莫非是觉得他很可爱?

这情绪几乎从未有过,来得陌生,谢宵不明缘由,只得暂时压下,道:“正是,崔娘子好记性。他叫青松。”

青松??轻松!一听就是个没什么压力的好名字。

再联想那小书童那日来买饼子时无忧无虑的欢喜模样,崔时钰越发觉得这名字和他适配了。

她由衷笑道:“真是个好名字。”

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和面前这位谢小郎君有渊源了啊。

崔时钰顿了顿,忽然想到什么,“对了,上回卖给谢小郎君的酱饼方子,可还合用?”

不久前谢宵花重金买下她的酱饼食方这事儿,崔时钰除了两个妹妹没告诉任何人。

没人比她更懂闷声发大财的道理。

之前的二百枚蛋挞是没办法,动静太大,想瞒也瞒不住,但这卖食方不一样,只有买家卖家双方知晓,悄没声地就能把钱赚了。

她自己这辈子的岁数也不大,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妹妹,家里连条狗都没有,做事自然不能不小心些。

“正要与崔娘子说此事。”

谢宵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公厨按崔娘子的方子做出的饼,常参官们都赞不绝口,为了能吃上一口饼子,每日上朝都积极不少。”

他继续道:“崔娘子食方中所写的配菜,除了煎鸡子、炸鸡脯,骨肉相连与生粉肠也都极受欢迎。”

说着说着,他忍不住对面前的年轻女郎再度升起佩服之心。

煎鸡子裹生菜也就罢了,骨肉相连和生粉肠是怎么想出来的?

崔娘子怎么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廊下食一经改进,也算是消除了兄长心中的一大烦忧,谢宵还记得兄长提起引入酱香饼后的廊下食的热闹场景时,眼中闪动的笑意。

他很少见兄长这么高兴??面对阿嫂时除外。

经此一事,谢珏还提起了另一件事:公厨主膳不堪重用。

此事谢宵也略有耳闻。

主膳李大年手艺虽好,但为人奸猾,最喜投机取巧,谢珏此番引入酱饼食方,一来是为了改善廊下食,二来也是为了试探李大年。

果然,自从得了酱饼方子,李大年便将研制食方一事全部交由佐膳郑宝泉负责,自己则当起甩手掌柜,不闻不问,等到酱香热饼在公厨大受好评之后,他又将功劳全揽在了自己身上,半口不提郑宝泉的操劳。

这些虽然都是小事,却也都被谢珏看在眼里。

谢宵虽不清楚兄长具体打算怎么做,但有一件事十分清楚:李大年怕是要丢帽子了。

崔时钰自然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京兆府乃是官府重地,外人不可随意出入,谢宵能将食方效果反馈给她,她已很感激了。

她福了福身道:“多谢谢小郎君告之。”

“谢我作甚?说起来,我们倒要多谢崔娘子。”谢宵边说边伸手将她虚虚一扶。

谁知,崔时钰恰在此时起身,两人手指不经意间相碰,互相擦过对方指尖。

两人皆是一愣,连忙各自收回手去。

崔时钰倒没觉得如何,毕竟她骨子里还是个现代人,碰了下手而已,算得了啥?

挤地铁的时候指不定要和陌生人碰上多少次。

她转头便把这件事忘在了脑后。

谢宵却是好半天没能回神,只觉方才触碰过对方手指的指尖似乎仍在发烫。

这算什么?

他掩饰般地转移话题:“……方才听说崔娘子的食肆不日就要开张,先提前恭贺崔娘子了。日后我必定时常叨扰。”

崔时钰回道:“谢小郎君若要来,儿自然是极欢迎的。”

她犹豫片刻,又道,“其实铺面不大,只摆得下几张食案,菜也都是寻常菜肴,还望谢小郎君莫要嫌弃。”

谢小郎君可是京兆尹大人的亲弟弟!

按照现代来说,那就是市长的弟弟,什么大酒楼好酒肆没去过,真能瞧得上她那间小食铺?

崔时钰虽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但世界上的很多事,都不是“做菜好吃”四个字就可以解决的。

几乎是在崔时钰提问的下一秒,谢宵便温和一笑,回道:“无妨。”

“我站着吃也成。”

听起来不像是在开玩笑。

崔时钰瞧着他,认真道:“那怎么行。”

谢宵被她看着,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

他觉得自己今日很是奇怪,都有些不像自己了。

他并非从不与女郎交谈,却从未有过今日这般。

担心自己再在崔时钰面前失礼,谢宵道:“不打扰崔娘子了,我先走了。”

崔时钰叉手:“谢小郎君慢走。”

谢宵却没有马上离开,想到了什么,垂眸看着她,“明日我就要回学馆了,怕是不能亲自登门恭贺崔娘子食肆开张之喜,到时会派家中书童来为崔娘子送上贺礼。”

崔时钰眨眨眼,有点受宠若惊。

她和这位谢小郎君不过是刚见过三次面的关系,其中一面她还根本不知情,对方是不是有点对她太好了?

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推辞未免矫情,也伤人心,崔时钰便微笑应下:“那儿便提前谢过谢小郎君了。”

“崔娘子不必多礼。”

谢宵顿了须臾,“我走了。”

待他走出半丈多远,崔时钰突然出声喊道:“谢小郎君!”

谢宵回头看她。

“记得吃饼。”崔时钰道。

这可是她卖的最后一个饼子了,很有纪念意义的!

谢宵伸手,按了按怀中还温热的饼子,微微一笑:“我记得。”

*

卖完饼子,崔时钰回到铺子将手推车收置起来。

这东西虽然一时半会是用不上了,但毕竟承载着一段美好的赚钱记忆,她舍不得卖,索性放在家中留作纪念。

院子还是原先那个院子,但因为已经修整一新,面积扩出不少,放下一架小手推车不成问题。

仲春已至,院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