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中和节至(1 / 2)

加入书签

崔时钰正在灶台前做中和汤。

今日是中和节,按长安习俗,家家户户要饮中和汤。

这种汤乃中和节的传统汤品,由肉、笋和豆腐熬制而成,寓意天地人三才和谐共生,象征着家庭和睦团圆,味道也很鲜美。

陶罐里的菌油渣已经被三人连着拌粥吃了好几日,早就被吃了个一干二净,在这接档的档口,中和汤出现得正是时候。

崔时钰也是头一回做这中和汤,因而备料很是讲究,特买了地里刚长出来的嫩笋、一小块冬腌火腿,还有王五娘豆腐铺里点得极好的卤水豆腐,除却这些,又在高记肉行抓了一小把晒干的瑶柱用来给汤提鲜。

她净了手,先拿起那几只还挂着水珠的春笋,手法娴熟地剥去外层硬壳,露出里面白玉般莹白的嫩笋肉,用菜刀切成薄如蝉翼的笋片。

因着只买了一小块火腿,表面的氧化层已被提前削去了,崔时钰不必再费工夫,只将暗红色的腿肉切成细丝,每一根都切得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又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干瑶柱泡发,用刀背拍成细茸。

锅烧热,下猪油,待油化开滑入瑶柱茸,再倒入备好的井水,水滚开下火腿慢炖,等到汤色变得乳白,这才将笋片与豆腐一股脑儿放进去。

都是时令鲜食,这样熬出来的一锅汤就没有不好喝的道理。

火腿与瑶柱混合的香气渐渐漫上来,咸鲜中带着若隐若无的甜味,清新的笋香、豆腐香与肉类的咸香交融,很是鲜美。

锅内的食材都无需长时间炖煮,炖上小半个时辰便差不多,出锅前撒一小撮盐、淋几滴芝麻油,这一锅简单和美的中和汤便好了。

崔时钰端起碗尝了一口。

火腿的鲜香已完全融入汤内,带着瑶柱的鲜甜,缓缓在舌尖化开;吃口笋片,微脆清甜;再来块嫩滑的豆腐,吸饱了汤汁的所有精华,温柔熨帖地滑入胃袋。

阿锦和阿宁两人排排坐好,一人捧着一只碗大口大口喝汤,就连动作都出齐的一致。

直到一碗汤喝完,阿宁用木勺认认真真将碗底的瑶柱茸刮吃了,捧着碗感叹道:“好想天天都过节啊。”

“你这个愿望不难实现。”阿锦把姐姐还有妹妹的碗抽过来,和自己的并在一起,走向井边,边走边扭头道:“过了中和节,马上又是上巳节、佛诞节、端午节,好吃的多着呢。”

“太好啦!”听说有好吃的,阿宁高兴得快要蹦起来,可惜肚子装得太满,蹦不动,但还是小小的跳了一下。

“有好吃的喽!”

崔时钰笑看着两个妹妹,顺手将刚做好的蛋挞放进炉子。

蛋挞大受好评,受欢迎程度比起酱香饼有过之无不及,今日又正当节日,她当然不会错过这大好商机,预备着烤好几炉便带出去卖。

便在此时,院门被轻轻叩响。

隔壁王五娘领着孙女娇娇过来了。

一老一小各自挎着竹篮笑吟吟进门,篮里躺着几枚染红的鸡蛋,还有绣着五毒的香囊??这也是中和节的习俗,“献生子”。

“阿钰,中和安康,给你们三姊妹送‘生子’来啦??哎哟!什么味儿这么香?”

“多谢婶娘。”崔时钰连忙双手接过,拉着阿锦和阿宁,一同对王五娘道了中和安康,还不忘解释这味道的来源,“我们姊妹三个方才刚用过中和汤,婶娘和娇娇若是来得再早些,一准儿也能吃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