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猪油辣酱(2 / 2)
因追求的是风味香浓,崔时钰这次选用的是油煎法。
她是烹饪老手,油煎法为数不多的缺点“易焦糊”对她来说完全不算个事,当然最令她心动的还是熬油时析出来的那些猪油渣,能给妹妹们当零嘴吃。
随着油锅温度升高,越来越多的油脂从板油内部渗出,原本块状的猪板油体型慢慢变小,渐渐化作一锅清亮的油液。其间漂浮着一些金黄酥脆的油渣,大小不一,每一粒都散发着诱人的油光,看上去格外诱人。
不知不觉,锅内的板油已全部化为香浓的油脂。见差不多了,崔时钰拿起一旁的竹筛将油渣滤出,盛放在一个瓷碗之中,撒上一小撮细盐调味,又将熬好的猪油倒入提前备好的陶瓮里。
只需耐心等上几个时辰,这些清亮的油液就会变成雪白细腻的脂膏,到时候挖几小勺煎饼煎蛋,或是直接用来做猪油拌饭,都是极香的。
崔时钰又开始做辣椒酱,也就是酱香饼的调味酱料之一。
前世她做的一手好辣椒酱,主要用的是贵州花溪辣椒和遵义朝天椒,这两种辣椒的特点是辣味适中、香味浓郁、油润透光,非常适合用于熬制辣椒酱。
这辈子做辣椒酱没那么多选择,只有一味食茱萸,但崔时钰同样有自己的对策。
锅里还剩少许猪油底油,崔时钰将食茱萸放进去混着猪油炒干炒香,盛出来捣成中粗的茱萸粉末,放一旁备用。
芫荽洗净切长段,大葱切丝,生姜切片,小葱切段,核桃仁用擀面杖擀碎,挑去核桃皮??本该用到花生米,但此时花生还未传入唐朝,只能用核桃代替了,不过核桃富含油脂口感香脆,崔时钰觉得放些核桃碎说不定比放花生口味更好;洋葱同样也不存在,用较粗的鸡腿葱代替。
接着她开始炸香料,锅里倒猪油,油微热时把方才切好的鸡腿葱丝、姜片和小葱段下锅小火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