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绝弦共渡(2 / 2)

加入书签

见少年身上的白光并未消减,又是个声柔音脆的“咬舌子”,想必不是坏人。

黛玉镇定下来,握着竹竿上前两步,改换官话正音,又重复了一遍请求。

张居正忙拱手答道:“小生张某,正要渡江赴武昌府投考,可携带姑娘一程。”

眼前的小姑娘不过幼学之年,梳着垂髫双环髻,外披天水碧绫地暗竹纹对襟披风,底下是百蝶穿花襦裙。

约莫是士绅人家的小姐,未施铅华却气韵卓然,小小年纪已显楚楚风姿。

她在风中持竹竿探地,莲步轻移,如弱柳春冰,纤柔袅娜,惹人怜爱。

张居正仔细看了看她的眼眸,发现她眼眸的焦点不在自己身上,猜测道:“你莫非就是与家奴走散的小林姑娘?”

“你认得我?是他们找我了吗?”黛玉寻声侧头,不由吃了一惊。

少年握紧拳,满心愤然,道:“我听到那起子恶奴背后说将你丢弃了,担心你落难,才一路找寻而来。”

果然如此,黛玉叹了一口气,福身行礼道:“小女多谢秀才公搭救了。”

“林姑娘不必多礼,待我护送你平安抵家后,还请将此事告知长辈,将恶奴交官法办,为自己讨回公道。”张居正道。

黛玉摇了摇头:“刘嬷嬷是家中世仆,劳苦功高,我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远亲,不是他们的正经主子,而今已多嫌着我了。若继续与之相争,岂不是叫他们再作意害我?以后小心避着就是了。”

张居正也知她处境艰难,若是双眼复明,以她的品貌才情,和临危不乱的机智,断不会受人欺凌了。

少年不禁眉头深锁,试探问:“姑娘的眼睛是先天之疾,还是后天染恙?可有找大夫瞧过?”

“唉,一年前眼睛就坏了,长辈请遍了湖广名医,丸散膏丹,针灸艾熏,皆不见效,至今看不清人。”黛玉话语中满是无奈,都怨那促狭的白龟!

张居正闻言长长一叹,只觉喉头紧涩,心中无限怅然。

黛玉只是看不清人,并没有完全致盲,又不好解释给他听,未免少年牵挂伤怀,耽误了乡试,于是手执竹竿,欣然自励。

“佛经上说,得人身难,犹如盲龟遇浮木。我虽眼目患疾,命运多舛,但也感谢上苍。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师旷虽盲能为乐师,渐离?目而善击筑。龟虽夺我目,不曾夺我心。”

听她豁达乐观之言,如同凌云之竹,柔韧不屈。想来她小小年纪文辞雅达,又有如此见地心胸,世所稀有。

张居正心中大受鼓舞,顿觉宽慰,忽然又觉得奇怪:“为何是龟夺我目?”

按理说不该是“天夺我目”吗?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黛玉话音未落,就听到一个上气不接下气地声音传来。

“二爷,码头最后一班官渡船跑了!我们撵不上了。”

看来申时已过,黛玉不由蹙眉,却听张居正道:“没有官渡,还有私渡,再不济还有渔船划子,太阳还没落土,阿七你急么子。”

游七撇了撇嘴,瞟了二爷一眼,心里腹诽道:到底是哪个心急哦!

他眼见小主人一路发足狂奔,拗得九头牛都拉不回。

这个颀然玉正,俊眉秀目的少年,素来衣冠鲜洁,仪容俊整,此时却鬓发微乱,满头大汗,鞋袜沾泥,实在与平常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