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无休绝一(2 / 2)

加入书签

这五日,为着赶路出吴界,七人轮换着一刻未停歇。

如今已是水尽粮绝多日,连孙若絮采得青果亦被分食干净。

殷素本想猎得一只野味,可先不提无弓,一路之上,唯见几只高飞鹰鹫,再无旁的活物。

好在奔波多日,终要入城。

城外车马不少,多为与他们一般的行商。殷素早将六人身间的兵器拿布裹好,紧紧贴着牛车底壁拴系住。

日色渐大,热意浅浮,透过帘缝而望,盘路兵卫正查着过所文书,杨继忙将其自肩上搭着的褡裢里拿出。

兵卫略略一扫,复又掀开厚帘,车内幽幽暗暗,三位娘子各自睁大眼望来,又见内堆着一筐又一筐的生草药,他便问了句,“从吴国上元来,好好的怎地要入唐国?这处可不比那处安生。”

“生计所累,乱世便是为赚个发难钱,上元城货贱价低,养活不起七口人,只得另寻活路。”

兵卫闻之皱着眉招招手,便放行。

车辙声复起,众人暗自松了口气。孙若絮挪身,将那空篓子堆叠至一处,不由叹息,“比之大蜀国,唐国的盘查倒算是轻了,只肖一张伪商的过所文书,便能放行。”

戈柳奇道:“蜀地莫非还要验明正身?难不成能在那文书里硬揪出错来?”

“几乎不准外人进。”

孙若絮解释,“蜀地地形封闭,过所发放极少,又极其限制兵器,便是怕引狼入室。诸如今日这番,二娘将刀藏入车壁下,若在我大蜀国来盘查,必是要被扣下审问的。”

戈柳只言:“总归咱们不会入蜀,倒也没这些远虑。”

阔大泥路渐渐收束,转变作窄路与屋。

恰逢风过,扬起垂帘。

“这城瞧着怎的如此荒凉?”

语山轻扫一眼,不以为意,“我四人一路南下,所见十之八九皆是这般光景,没有什么分别。”

“听说晋王灭大梁国后,派手下将军分割从前州镇,可龙椅尚未坐热,便叫李予捡了去,自然众将军们无处泄气,便拿辖下城池开刀,屠戮烧杀,只报个‘疫病肆虐,不得不焚城以绝后患’。”

“他想坐上高位,自然有无数人要将他拽下来。十三太保,除去战死五人,横死帝位上的一人,余下几人皆年长于他,虽俱为假子,但几乎算作晋王心腹,如何会服他李予一人。”

语山难得长言,心气愈发舒坦,很快断言,“他在洛阳日子不会好过。这皇位,他必坐不长久。阎王爷早替他勾了簿,就等着惨死。”

“莫提他了。”殷素闻多觉厌,拉着语山下车,“买些烤饼带着,一路上水囊也空了,我去寻些水,北上一路还远着,咱们得耗些时辰。”

孙若絮忙提裙跟过来,“二娘歇着去罢,我去寻水,咱们五人,哪里忙不过来要叫你动腕,待你彻彻底底好尽了,再叫你费心。”

语山一声不吭,同戈柳相视一眼,不由分说架着殷素又回了牛车内。

“二娘,咱们去瞧瞧城内旁物罢。”杨继笑挽紧牛绳,朝另四人道:“此城荒僻,估摸着没有什么铺肆,若买毕就快寻来跟上。”

殷素无法,只得安坐。

但见道途戚戚,荒草丛生,连几处低矮屋墙外都结着深青苔痕。横木朽镂,鸦房破落,好容易转过拐角,望及点点炊烟,走近一瞧,方发觉是未烧尽的桔梗。

“此城该不会已荒?”杨继拉紧绳,驱车在蛛网般的小巷中穿行,“粮食已所剩无几,若寻不到人迹,便得风餐露宿了。”

蕲县乃是个怪地,愈往里,这路便愈窄,歧便愈多,四周楼宇便愈高遮,但奇得是每一处皆有块引路布,上书胡饼肆。

杨继一路跟着,行至下一转角,牛车已不能行。

“没路了。”

殷素掀帘。

左处纵横通直,右处则一眼可望及头。来时路尚宽,屋也低矮,虽见其被烧毁,但到底视野阔然,不似里处曲折难绕。

她注视正前处斜斜而挂的红布头,其上字迹因雨而洇,有些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