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5无休绝二(1 / 2)

加入书签

杨继闻之噤了声。

好在那妇人所言的饼肆已至,炊烟浓浓直上,道外搁着三五桌凳,在此荒芜阔辽处,显出三分不合群的生气。

他牵绳拉牛,快步走到肆前,又扬声:“卖胡饼吗?”

昏暗未点灯的铺肆里,传来一句:“十文一个。”

十文?!

该是多金贵的肉包在内?

“何馅?”

“无馅。”

杨继攥紧绳,忽有些了悟过来,这荒城野县,此饼肆莫不是同那拥坊里的妇人一条心,皆是为了来坑害些铜钱。

他正要发作,却见戈柳五人已寻来,而除去孙娘子手中抱着些野果,戈柳提着水囊,余下皆为两手空空。

杨继一腔怒火烧心只如掩了水的黑烟,话亦卡在喉中,发不出声了。

去往下一处略有人烟地,至少也得日夜兼程一日,可他们七人已多日未曾进食,只得几些野果饱腹。

此一路北上,荒芜孤城几乎常遇。

“这处竟有卖饼肆?”戈柳放下水囊,探身过来,见那胡饼一累累叠着,肚子便忍不住鸣叫,她颇为不好意思地捂了捂,“我同语山寻了大半处,只见火烧枯木,连人影也无,还以为是座空城。”

“外头还有着兵卫盘查呢,怎会是座空城?”话音是自那瞧不清的暗肆里传出的。

复听几道跻步,又伴着木拐触地声,昏暗里终于显出个佝偻身影。

叫肆外敞亮天光一照,那张苍老面终于让人望清。

竟是位老翁!

只见他掀开蒸笼上裹盖的布头,自掰了半块,当着七人的面慢吃,又慢语:“城里青壮郎都被雇去挖铜铸币,不止郎君,好些妇人孩提也跟着进山,约莫日头落下,便能看瞧着一波波人回来了。”

甫一声落,车旁七人俱是怔住。

不是为话中真相,而是为他这个人??

分明是年轻郎君的声喉,面与身形竟沧桑似六十老翁。

“唐国也要铸新币么?”殷素问。

卖饼郎但笑不语。

见问不出话,殷素只得朝杨继示意,买下胡饼。

“要七个。”

杨继攥着钱币递去,眼不曾离开他身。

“铅不足铜币,自然不能抵开元小平钱,郎君还得再添些吴钱。”

“添多少?”

“至少还得添十倍。”

“十倍?”杨继骇然瞠目,连着戈柳也震然,“十文一个的烧饼,七个竟要花七百文吴钱?这是何处定的规矩?”

卖饼郎搁拐木而坐,只哼道:“咱们这是唐国,不是淮水那岸的杨吴,我愿意收下此铅钱,已是可怜你们风餐露宿,发了善心。搁在旁处,谁还会要此无用吴钱?”

“也不怪我嗤笑,哪有行商似你们一般不懂规矩,莫非,头一次出来?”

“若要这胡饼,便搁下七文吴钱,若不要,便悉数饿着肚子顺此路奔向徐州彭城,那里热闹,打量着瞧可有一家饼肆的掌柜,愿意收下铅铸的吴钱。”

这话并不客气,可他有一句不错,殷素七人已是风餐露宿多日,纵是知晓此胡饼昂贵,但也无法。

“杨继,付钱罢。”殷素包着胡饼,又朝那卖饼郎打听,“卢龙镇如今是哪位节帅领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