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西风起二(1 / 2)

加入书签

“殷娘子留步。”

风过袖衫而直入,涌入敞开门扉内,可殷素身后,忽落下不轻不重的一句话。

“某还未作答,殷娘子急什么?”

殷素急促跳动的心一缓,顿然回头。

玄袍于烛台下已不见幽黑,跨过高槛,反便愈发灰白。

徐文宣踱步至她身前,递出那根金钗。

“殷娘子收好。”

“她若再寻你,便来此地递钗。”徐文宣淡望着她,“我要知道所有事。”

殷素伸掌,复又握紧。

她一笑,心中悬石终于落碎,“定叫徐仆射如意。”

坊道旁的安车早搁置好踏凳,殷素与孙若絮再次入内。

案上熏香换了味道,连果饼也呈上。

孙若絮啧啧称奇,压低声问:“二娘与他相谈甚欢?”

白泽瓷盘中的酪樱桃被指腹捏起,殷素细细观摩,杨吴临水,且湿润多雨,并不产樱桃,另则其多为春季皇室贡品,多在洛阳长安,如今将三月竟已端上。

“谈不上和洽,无非各自捏着七寸。”

她如今斗不过两者间的任何一个,一个捏着钱与权,一个反掌另一人。

殷素既不愿与杨知微同路,也不愿徐文宣胜过她一头,

于是只能躬身藏意,紧握他们似是而非的软肋,于此间努力寻找诡异的平稳。

安车内窗幔轻晃,借着细缝而望,可见太多攒动人影,再眺望对面,便是杨继所居旅舍。

殷素按住帘,忽而朝外扬声,“此处停下便罢,多谢。”

同徐文宣一番试探,叫她真切开始不安,她须得细细打算,至少做足可随时动身的机会。

“七娘,往后你有何打算?”

孙若絮一怔,须臾便问:“二娘要走?”

“是,说不准哪一日我便离开了,先北上替亡父亡母殓骨,再设法入洛阳。”

洛阳。

孙若絮抿唇。

“二娘脚伤尚未痊愈,若不嫌我笨拙,我愿一道跟着照拂,总归已无归家处,倒不如四处游荡。”

殷素骤然回目,她心中动容,却也正色与之道清利害。

“七娘可想好了?姑父所言无错,杨吴富庶兵强且与吴越国立约,多载相安无事,北又有淮水天然隔唐国,至少几载太平日不虚。可若随我一道北上幽州,当今乱世,此一路不会安宁,盐尸、兵乱、劫掠,手中只有一柄横刀相护。”

过往人声冗杂,喧嚣肆意,平安在此无足轻重。

孙若絮迎着艳阳笑回:“二娘,我从蜀中一路所见颇多,与流民抱团取暖,与劫匪争粮夺水,早已深谙其道。医者虽不会武,但尚能自保,你且放宽心,我一定,努力不成为负累。”

“况我曾说,要将二娘彻底医好,如今你未彻底离舆,不论如何,可不能抛下我。”

隔着薄纱,阳色似乎照透一切。

孙七娘什么都不知晓,不知晓李予,不知晓她与杨徐二人的相缠,甚至不知晓如何离境,又缘何入洛阳。

殷素覆拳,深深凝望孙若絮,“七娘,你若真定下心,我与杨继不论如何,都会护你一路无虞。”

“好啊,便只等你此一句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