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准备出发去边关(2 / 2)
虎娃娘抹了把眼泪,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她攒了三个月的鸡蛋:
“给要走的兄弟们带上,路上垫肚子。”
第二天清晨,姜清芷刚到山脚下,就看见二十几个汉子背着简陋的包裹等在路口。
石头胸前别着朵野菊花,是虎娃塞给他的。周魁站在最前面,手里提着个油纸包,里面是虎娃娘烙的饼:
“姜小姐,这些都是自愿去的。”
他顿了顿,又从怀里掏出个木雕小老虎,
“给虎娃的,让他好好读书。”
姜清芷接过木雕,指尖触到老虎爪子上刻的“勇”字,显然是周魁连夜雕的。
她抬头看向黑风寨方向,晨雾中,学堂的木牌被新刷了红漆,“启蒙”两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虎娃站在门口,正踮脚给每个路过的大人递野花。
“明日卯时三刻,城西驿站集合。”
姜清芷将木雕放进袖中,
“我会安排退役的老卒带你们去军营,路上有人问起,就说你们是关中流民,投奔远房舅舅的。”
她看向周魁,
“留在寨子里的人,我会让人每月送些盐巴和铁器来,别担心。”
周魁忽然单膝跪地,粗糙的手掌按在泥土里:
“姜小姐,不管那军营是谁的……”
他抬起头,晨光落在他眼角的皱纹里,
“你让虎娃能读书,让咱们能挺直腰杆做人,这份情,黑风寨记下了。”
汉子们纷纷跟着跪下,膝盖压碎了路边的野草,露珠沾在裤脚,像撒了一地碎钻。
姜清芷眼眶发热,伸手扶起周魁:
“该谢的是你们,愿意信我一回。”
她转身走向马车,马蹄踏碎晨雾时,听见身后传来虎娃的喊声:
“姜小姐,我会写‘忠’字了!”
马车拐过山弯时,她掀开窗帘,看见黑风寨的男女老少都站在山头上,挥舞着粗布衣裳。
周魁的身影格外醒目,他手里举着杆木枪,正在教几个孩子扎马步,虎娃举着野花,在阳光下跑成一团橙黄的影子。
这一幕,让姜清芷自己说“世道会变的”。
此刻,她摸了摸袖中的木雕老虎,忽然觉得掌心发烫。
或许,改变的种子,已经在这片被鲜血浇灌过的土地上,悄悄埋下了。
小桃踮着脚将车帘又掀开些许,目光追着山脚下那队背着行囊的汉子,声音里裹着担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