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8六九回下薛文起勉得伴书郎(1 / 2)

加入书签

如此试了一回,张朝奉见这年轻人做事稳健有章法,且难得的是年纪虽轻、却不急不躁,于是更加放了心,从此就让他登上那令人生畏的高柜台,跟着自己鉴定物件儿。

一日,薛蟠照例到铺子里假模假式地“巡看”一番,实则只是要到柜上取钱供他去挥霍。

张朝奉因资历老,倒敢规劝他几句,也规定了他每次可支领钱货的数额,如此多事,叫薛蟠一直暗恨在心,只是碍于这老头儿是父亲在时的老人,连母亲也尊敬他,便也不能如何,若是换了别人,早让小厮胡乱打一顿、再拿大扫把赶了出去了,这才解气。

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又不想白受这老头儿的窝囊气。

薛蟠只好尽量选在张朝奉不在铺子里的时候来,少受几句唠叨也是好的。

薛蟠便是这样认识了于文施。

他不愿撞上张朝奉,更不愿在铺子里多停留,便催促柜上快快将银子点数好给他。

薛蟠一面催促,一面眼望着门口,希望那烦人的老货不要这样快回转来。

这时身后有个陌生声音道:“少东家久候,您拿好。”

他转身看时,见东西已整整齐齐地包成一包,拿在一个年轻人手中。

这人倒没见过,长身玉立、生得俊秀聪明,虽着店伙服色,气质却不俗。

薛蟠愣了一下,却也没兴致同伙计攀谈,只想快些拿了银子出去潇洒,伸手掂了一下那个绢包儿,不耐道:“银子拿来自然是要使的,又蝎蝎螫螫地包它作甚!”

那年轻人不慌不忙,一双褐色的眼珠颇为沉着,一拱手,答道:“包起来好些,不必脏了少东家的手。这里的整数银子已兑了可通兑的银票来,不至于沉手,另外还剪了几锭散碎银子并有几吊钱,是预备少东家赏人的,不必再着人另换了。”

薛蟠听他说完,果然周到齐全,觉得他倒不似寻常的伙计,那些人见了自己,要么是奉承得可厌、要么是藏不住的鄙夷,这个人待人接物令人十分舒服,薛蟠心里也自熨帖,便随口问了他的姓名。

于文施果然不是那等趋炎奉承之人,认真答了薛蟠的话,便告退去忙铺子里的事,丝毫不拖泥带水,倒让薛蟠十分新奇。

后面薛蟠又来了几回,每一次都是于文施接待他。

这倒也难怪,铺子里其他人见这位“少东家”花钱如流水,丝毫不顾惜这些人的劳动,都不爱敷衍他,接待薛蟠的任务便只能落在这个新人头上。

于文施每次都是淡淡的样子,谦恭有礼、不卑不亢,偏又让人心里舒坦。

终于有一次,薛蟠取了银子后,似乎有些烦躁,一时没有便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