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六五回上迎芳诞莺儿理贺礼(2 / 2)
可若是细看,她这针线却做得极慢。
宝钗其人虽然待人接物无一不周全,内里却实在是个冷情之人。
她信服中庸之道,不肯做焦点、出风头,向来也并不十分爱热闹,更别提要大张旗鼓替自己做生日了。
更何况,这又是在别人家。
但这事毕竟是贾母亲口吩咐要办的,自己便是再不愿意,也不好拂了长辈的好意,少不得小意敷衍着,心内也自无奈。
手中绣着的一朵花儿才只将将做完半片叶子,宝钗的心中却有些乱。
绣花针停在半空,迟迟没有动作。
自己是以待选的名义进的京,这是人人皆知的。如今落了选,却也不曾家去,在姨丈家里一径长住下来。
虽然多亏自己一直小心经营,教这贾府上下人等面上俱是好的。
可人心是最难控制的,只怕那暗诽、看热闹的人也不在少数。
便是舍不得姊妹情深,也可先作辞出去,先落定旁的事,将来有了新的由头,再慢慢地上来不迟。
唉,妈真是糊涂。
小时候自己从那个大和尚处得了那‘金玉之说’,这事儿虽然并非杜撰,但终究缥缈虚幻。
若是一切早有分定,襁褓婴儿时便已定准了将来是贵是贱、所配何人,那人生一世有何趣味?
宝钗从来付之一笑。
想来总不过是那些游方僧道为了谋生,便随口编些吉祥话儿来讨主人家的欢心,这样的话,自然是越玄、越离奇,就越妙了。
金玉之说一直都有,因为事关姻缘、失于稳重,所以自己向来是绝口不提的。
算起来,自己一家来贾家也有这许多时日了,早不提,晚不提,偏偏是在自己落选之后,莺儿便去要宝玉的玉看,又口无遮拦地将那块金锁的来历说了出来。
莺儿这丫头性子活泼,又最难得是一份心灵手巧,只可惜过分憨直,容易便被利用,这也怪不得她。
她既说了出来,大家一听、一笑也就罢了。
谁曾想竟然传得阖府皆知,此处恐怕少不了姨妈的手笔。
唉,姨妈的心思虽然未曾挑明,自己却也能打量得一二。
省亲那日,看到姨妈和娘娘暗自的神色交流,恐怕那时就已经在布置如今的后路了。
若是自己成功入选,那便是表姐的助力;若是落选,便是宝玉的助力。
谁还记得她是姓薛的?
薛家的女儿,怎么要这般任由外人摆布?
若不是有利可图,怎么偏生如此煞费苦心,许多人一起来强扭这个瓜。
贾家虽然好,也毕竟不是“万世不变之基业”,王家既已填陪了姨妈和凤丫头两个人在这里,难道还不足够么?这会子还要饶上自己作甚么?
唉,妈真是糊涂!
宝钗蹙着眉,兀自想得气苦时,外头却是薛姨妈带着丫头同喜进来,笑道:“快来瞧瞧你哥哥给你的礼。”
同喜忙将手里的锦匣捧过来交给莺儿。
宝钗定一定神,脸上习惯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