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五四回下孤直女恩断绝旧友(1 / 2)
智能睫毛颤动,却仍是不说话。
惜春叹道:“你身在佛门清净之地,这是我求也求不来的福气。既这样,还有什么事看不开,怎么又要自苦?你师父那个人,我一向瞧着很有些俗气,你自管念你的经,与她略敷衍着也罢了,不必认真。为她这样一个人乱了佛心、生了嗔念、损了修行,那是得不偿失了。”
智能抬起头来,一双剪水妙目早已盈满眼泪,瞧着格外惹人心疼。
智能的样貌生得不俗。
若是能将头发重新留起来,再换下这简朴的僧袍,着意妆饰一番,也算得上是极秀丽妍媚的一个女孩儿。
这正是一个女孩儿家刚晓得爱美、开始尝试着要打扮的年纪。
可她却是一个小尼姑。
认真论起来,现在水月庵里的众尼姑中真正一心向佛、主动皈依的并非没有,却实在是少数。
包括智能在内的小尼姑们,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爹娘为着能少养活一口人,便早早将她们送到庵里。
这些小孩子大多连字也不识得一个,更不懂得什么是佛法。
她们叫师傅拉着手带进了庵堂,稀里糊涂就剃了度,做了小尼姑。
她们的爹娘大多是善良的老实人,若不是穷得实在没办法,也不会将女儿送走。
家里眼见着就要揭不开锅,总不能一起等死。
说到底,这些爹娘也没将女儿卖去给人牙子换钱。
他们往往想着,出家人慈悲为怀,送孩子去到寺里、庵里,定然不会受苛待。
孩子又能得一口吃的,还能得一分佛缘,说不定从此就能安康平顺、长命百岁,做爹娘的也就再没心事了。
这样想着原也没错,但这里的设想都是以“慈悲为怀”作为前提的。
一旦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后面的一切便都变了味道了。
这些爹娘再也想不到,平日里慈眉善目的水月庵住持净虚与其他几位老师父们私底下究竟是怎样一副面目。
这些人表面上自然是德高望重,背地里却是拿这些小孩儿们权作为庵中的苦力,什么脏活、累活都只交给她们去做,自己一班人则吃香喝辣、出入都有人服侍,过得真正是十分滋润。
净虚老尼还会从小女孩中挑出一些模样好又机灵的来充作自己几人的弟子,教她们认字,学些基本的戒律、功课,尤其还要学念几本经文,要念得滚瓜烂熟。
这也不是她们发了善心、要教这些苦孩子学本领,而是为着自己行走周旋在那些富贵人家之中的时候更顺利。
身边有这样几个干净聪明的小弟子,于她们的形象就更加有益。
有这些孩子们在侧,连要起布施来都事半功倍。
这些被挑中的孩子们虽然可以免了庵中挑水担柴、洗涮洒扫等等重活,却实在是师父们的贴身使婢。
她们要时刻伴在各自的师父们左右,听凭师父差遣使唤,让做什么就要做什么。
等闲如每日为师父洗脚捧盂等都只是小事了,除此之外还要奉承附和、任打任骂,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智能便是这些近侍小弟子其中之一。
也许真的为众人所言中,贾惜春可能在天性中便自带一段慧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