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卅四回上探花郎通悟归逍遥(2 / 2)
元春心里还在想着抱琴刚才说的话,闻言笑道:“消停些罢,银子做的东西,容易就黯了,这会子送了去,没几日还不是老样子?又折腾什么。祖母和母亲常教导我要‘惜福养身’,不可铺张过费,况且……圣上也更中意宫人勤俭些。”
抱琴坚持道:“按您如今的位份,就算觉得点翠、钿花、宝石的头面首饰太招摇些,总也可以用些金饰?偏您不肯奢费,一应只用这些银饰。银饰虽也好看,却总是太简素了,若是再失了光泽,戴着就更不像了。”
这话却也是道理,本朝后宫虽然提倡节俭,却也不能矫枉过正,失了皇家的身份体面,元春便由着她去了。
------
黛玉在家期间,依贾母命送她回家的贾琏便寄居于林府。
陶管家安排李家兄弟每日将那苏州和维扬特色的酒水菜肴、精致细点换着花样送与他吃喝,另有专人带着他在扬州城内外远近名胜玩耍。
左右没了父亲压制、悍妻管束,贾琏倒也乐得逍遥快活。
他虽是听闻如海之病已无大碍,竟也没有半点催黛玉北上之意,真正是有些乐不思蜀了。
除了在吃喝玩乐上极合心意,还有一点让他流连忘返??
江南女儿鲜妍妩媚,与北方女子相比又是一种不同的风致了。
贾琏是向来寂寞不了一点的人,他便着实动了些歪心思。
只可惜,一个巴掌儿拍不响。
林府的下人俱是十分老实,除规规矩矩伺候外绝不行差踏错,连寻常的言语调笑也不肯。
况且贾琏心中爱的一贯是惯弄风月的妖娆妇人而非无知的姑娘家,见此便觉得有些无趣。
如此林家众人竟无一让他得手。
此外,又因他这趟带来的伴当小厮昭儿等几个人,名义上虽是自己心腹,却素来最惧凤姐,哪能守得住什么秘密。
只怕自己前脚歇宿花柳,后脚那风声便统统传回京里去了。
故而他虽在林家碰了软钉子,却也绝不敢去那烟花巷弄,只好被迫洁身自好起来,只流连于山水美食之间罢了。
自黛玉回家,如此过了七七四十九日。
在九月初三这日,如海四更天便起来,整饬洗沐,换过一身寻常衣衫,头发只用一条青巾随意束了,在书房中留书一封,跟着便毫无预兆地出门去了。
门口当值的两个小厮见了老爷,忙问好道:“老爷好,这么早是往哪里去?可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