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历史的记录者(1 / 2)
我瞥到记者递来的照片,一时间脑海中犹如惊雷炸响,漫天烟花盛开:是那张有我父母幻影的十字路口!
我张口结舌:“你……你是灰……”灰什么来着?灰老鼠?我卡住了,记者笑着补充:“灰野昌一。”
“对对对!你是灰野昌一!”我完全想起来了,同时对遗忘了这位记者的名字深感抱歉,“你以前不是干摄影的嘛,怎么现在又做起记者来了?新闻学不早就是夕阳产业了吗?”
“哎呀哎呀,贝纳尔先生,你这么说让我很伤心啊。”灰野昌一半开玩笑的说,“在这个非常年代,我的本职工作已经赚不到什么钱啦。转职记者,做委员会的喉舌挣点饭吃,不过分吧?”
“那你现在怎么又不吃委员会的饭了?”
“天天吃预制沙拉很没意思,而且,我也没穷到非要出卖良心才能生存的地步。”
我和灰野昌一聊了很久很久。得知灰野昌一没有直奔格拉德,而是先设法到谢苗和洛根控制的核心区待了一段时间,断断续续采访了很久谢苗,才把我这些年来做的事七拼八凑了个大概,在深度参与过当地的学习与训练后,他决定想办法来格拉德,来拜访我这位“旧友”。
谢苗得知他的想法后,表示全力支持,不仅安排好了伊苏林迪到格拉德的静风舰,还特意找了一位术师来当他“助理”,一路随行保护他的安全。
“安娜苏小姐可是很强的,人家本来是战场上的中坚术师,因为要保护我耽误了那么久,真的感觉很对不起她。”
安娜苏小姐没说什么,只撇过头,表情很是不屑。我赶紧和安娜苏小姐说话,一路劳累辛苦,带着我的条子去吃个食堂吧。
安娜苏离开后,我和灰野昌一再聊了会,询问他的采访计划,来的路上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很多问题了?灰野昌一笑着说,其实很多问题已经和谢苗聊过了,现在他更想切实的观察到,我是怎样做决策、日常如何与下属沟通的,在这里的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这辈子还没见识过地区级的领导人是怎么度过一天的呢。”
我哭笑不得:“说的你好像马上会变成在我屁股后头,拿着小本本和笔装模作样做笔记的那种人一样。”
灰野昌一认真地点头:“还真有那种可能,灵感是需要随时记录的,开个备忘录记显得我在刷视频,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就显得正式多啦。”
我听着顿感头皮发麻:“算我求你了,别。”
在我诚挚恳求下,灰野昌一总算打消了当跟屁虫随时记录的念头。我给了他一个实习生的身份,允许他随行,ctos给了他一只小鸟终端帮他记录音频、视频和灵感,但坚决不能做纸质笔记,不能随便偷看公务文件,平时可以去别的工作组串一下门,和组员们聊聊,但不允许打听机密事件。
“那……什么算是机密事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