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3信件(1 / 2)

加入书签

【五月十七,夜,风雨如晦,鸿云待我不至,悲甚,遂病。五月十八,我前往纪园探病。鸿云病重不能言,药石不入,我恐其误解过甚,留信一封,乃《定风波》。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逻。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剑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师父,”柏阅冬小心翼翼地捧着周先生的日记本,钢笔墨水在纸上有力地勾勒出他当年的悲欢离合,无奈与痛苦,“这简直是史料,是文物!”

周先生只是笑笑:“当年哪里懂这些?随便写写。”

柏阅冬想到那会的乱状,若换了他,恐怕活不下去。

“师父,纪老先生一直等您吗?”

周先生点点头:“他在唐家弄等不到我,就跑到我家来。那天晚上雷雨交加,后来听人说路都淹了。鸿云在我们家门口一直喊我的名字,堪称悲怆。”

那是他的生母告诉他的。他的生母生了三个孩子,衰老得很快,加上不认字,在家中也没地位,跟懋恭的交流仅限于闲谈,再无其他。但是那天晚上,她寥寥数语,如同一把尖刀直直刺向懋恭的心脏。

“那孩子在外头喊你,跟叫魂似的。雷劈得轰轰响,都没压住他那声儿。”

周懋恭蜷在床上,彻夜未眠。

大雨足足下了一夜,第二日凌晨才停歇,二奶奶遣人送早饭来,门一开,周懋恭便看见外头微弱天光,凉意袭来,抖出他一身鸡皮疙瘩。

“妈,鸿云呢?”

二奶奶不看他,指挥小丫头把早饭放下:“昨夜纪园来人,把他接回去了。”

“为什么不让我见他?”

“懋恭,你知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那是要死人的呀!”二奶奶一气之下,干脆把所有的事情都抖了出来,“我和你爹已经想好了,把你送到你大哥那里去,你去外面好好读书,不要再想这些!船票已经给你买好,过几天你就走,你那些同学不要再联系了!”

“不行!我说过我不走!我要去见鸿云!”

“你怎么去?你根本就跨不出这个院子一步!”

“那我也不出国,你们要逼我出国,我就,我就死给你们看!”

二奶奶定定地看着他,眼里缓缓涌上一层薄泪,最后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出去。

“可是师父,您日记里写您那天去纪园了呀!”

周先生点点头:“是去了,僵持了一天,还是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