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5章:吕母(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打算前往大海的另一边,向东瀛齐国下达中原天朝,马上就要更新换代的消息,并要求齐国及时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对新皇帝进行朝贺。

如果来得及的话,

这只船队还要前往殷洲,赐予新乡侯国新的名号,不允许它再叫做“新国”。

因为已经为登上皇位做准备的王莽,在命人翻阅了大量典籍,查找有关于开创新时代的流程后,发现一件较为尴尬的时候——

按照“属地原则”,

若王莽登基称帝,那么他所创立的朝代名字,应当沿用他先前的封地“新都”之名,号为“新”朝。

但“新”这个国号,

在此之前,已经被宣帝赐给了新乡文公苏广,并在殷洲使用了数代人的时光。

如果讲求先来后到的话,

那王莽便需要寻找新的法理,换一个名号建国。

可他怎么会同意呢!

他忍了大半辈子,如今都要做皇帝了,怎么还愿意忍让一个小小的,远在他乡的侯国呢?

于是,

王莽大手一挥,提出了让新乡改名的要求。

而之后,

也许是改名改上了瘾,或者是通过改变他人原本的名号,让性格压抑许久的王莽,生出了浓浓的操弄快感,

他那强迫别人改名的大手,便再也没有收回来过。

西域诸国的名字被他改了,

匈奴单于的称号也被他改了,

大汉的各种职位,也被他改了……

“如果讨口封有等级的话,王莽肯定是第一名。”

对此,

看着那支背负了太多,又不敢对正在兴头上的王莽提出反对的船队出发的何博,淡淡的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唉!”

“这人的确是压抑坏了,连名义上的东西都不肯放过。”

旁边刚死不久的死鬼孙冲附和着上帝的话语,“憋久了的话,是会有碍于身心的。”

“不过这样的行为,也可以看出王莽对登基称帝这件事的重视。”

仪式感可太足够了!

“可惜,他用权势谋划篡夺而来的天下,又能延续多久呢?”

太平道受到鬼神的指引,

在很早之前便对“朝廷”、“天命”这种玄妙之物,有了清楚的认知。

其建立的基础,无非是依靠暴力罢了。

如果拥有上帝那样,一言不合就震动大地、泛滥洪水的暴力,那即便祂不慈爱、不宽容,又有谁能拿祂怎么样呢?

而作为血肉之躯的凡人,除了依靠超越同类的暴力之外,也需要人心来强化统治,避免新的暴力从下方兴盛起来,掀翻好不容易得来自己的位置——

当然,

这是对开国之君来说的。

在后代的君主眼中,

屁股下的皇位,可不是拼死拼活,好一番龙争虎斗后的成果,而是自己生而有之、与生俱来的私产。

他们怀抱着这样的念头,又哪里舍得分出口中的肉渣,去安抚饥寒交迫的百姓呢?

如此,

人心丧失,

属于王朝的轮回再次到来,

人间又要换一副新的,偏偏又有几分旧日姿态的模样。

总而言之,

对太平道,还有一些见识卓著的智者来说,

王莽的“新朝”,是注定先天不良,瘸一条腿的。

即便眼下,

他能够派兵镇压那些反对他称帝的力量,

可那些领兵打仗的将领,厮杀拼命的士卒,又有多少真心的服从于他呢?

“到战场上就可以见真章了!”

何博无所谓的说道,“反正临阵倒戈的故事,早在商周之时就发生过了。”

“如今再来,也不过如此。”

他转身对着孙冲说,“走,咱们去城里坐坐!”

极通人性的上帝,打算狠狠犒劳一下孙冲这位为太平道的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大贤良师。

为此,

他带着孙冲来到了琅琊郡的海曲县城中,找到一家酒馆,并拍着桌子对老板说:

“拿出最好的酒菜,我要招待贵客。”

老板见他这样豪迈,便立马应下,去厨房中准备起来。

孙冲有点失望,“还以为可以乘着云彩,坐在天上品尝美酒,谁知道死了还要继续吃人间的食物。”

何博笑道,“现在不多吃几口,以后想吃可不容易!”

“不要觉得自己当过大贤良师,就有随意来到阳世的特权!”

鬼神间的法度,

可比阳世严格多了,

打了多年的补丁后,也没什么漏洞可供人钻,

所以有的时候,鬼神们享受了死后的畅快后,想来人间“忆苦思甜”,品尝下凡人那热气腾腾的饭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孙冲便跟着笑开,认同的点了点头。

当饭菜盛上,二者食指大动时,一名女子路过了酒馆,透过那半卷的帘子,看到了何博的身影。

她当即欣喜起来,以一种身旁仆人都赶不上的速度,大步走进酒馆,来到何博身边。

“又见到你了,这可真是太巧了!”

那容貌美艳,气质成熟的女子十分热切的同何博打招呼,完全无视了旁边看上去年老、瘦弱、没有一点血色的孙冲。

孙冲对此并不生气,只向着上帝使眼色。

“这谁?”

何博只能介绍道,“这位叫做吕娇,是海曲县中的土豪。”

“称不上土豪,只是颇有家资罢了。”

吕娇爽朗一笑,然后对老板说,“这两位君子的花销,由我来付!”

老板显然是认得她的,闻言也跟着笑起来,“哪能让你破费?”

“一顿酒食罢了,就当我请几位吃的!”

“这怕是不好……”

吕娇想要拒绝,表示自己不缺请人吃饭的钱。

但老板说,“这饭钱可比不上吕君每年救济城中贫苦之人消耗的!”

“你有这样的好名声,今天不妨让我也做个好人吧!”

吕娇这才应下。

而听到二者对话的孙冲,也捏着胡须,猜到了对方的具体身份。

在太平道于山东之地发展壮大时,

孙冲便曾听说,沿海的海曲县中,有一位姓吕的,容貌美丽,性格豪爽的女君子。

她继承了家业,并通过自己的能力,积累起了更多的财富。

但她并没有为富不仁,继续做大做强,反而喜欢在寒冬腊月之时,拿出粮食和衣物,救济海曲的贫民。

别人询问她为什么这样做,

这位奇女子便理直气壮的说,“起初是为了给我那体弱多病的儿子行善积福,祈祷鬼神能因此保佑他健康长大。”

“后面则是良心所致!”

“我一个女子,赚了这么多钱也没有其他花费的地方,还不如拿出来帮助百姓!”

“那你的儿子呢?”还有人在问。

吕君说,“他一个男子,以后自然要闯荡出自己的名声和事业,怎能只依靠母亲的资助呢!”

大家便钦佩起吕君的德行,为她传扬起名声来。

孙冲听说之后,有些想要拜访她,结果传道的事物拖住了他的手脚,转头有空了,寿数却也走到了尽头。

好在,

生前没能起行,

死后被上帝裹挟,倒是见到了这位女壮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