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4胥州的燕椿和篇七(1 / 2)

加入书签

小盈洲早上起雾了,十分轻薄的雾,地面湿漉漉,石板发亮,两侧树上枝叶翠丽,一片白纱盈盈拢拢。

路人戴着幕离穿着厚衫行走,赵元青瞧见路边有卖的,她也买了一个,戴在头上,出城时一阵风吹过,她掀起幕离抬头看,路旁林子竟已有巴掌大的树叶边缘泛着黄,也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什么。

但她心情很好。

这样日夜赶路的日子渐渐适应了之后她简直心情舒畅,每日说话不到十句,也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很单一,很享受。

这边离码头也很近,走到水边雾气更重了,把小舟半掩住,最多三五人一载,讲好价格后就可以上舟,距离应该不远。

有船夫撑起长篙,离岸而去,但雾气重的看不见对岸。

人不多,赵元青背着包袱排在最后,仗着耳力好仔细听了听别人怎么聊的价格,对价格大概有数后十分自信地同船夫谈好价格,也上了舟。

舟上同行者是一位老人,他坐在舟的前头闭目打坐,赵元青就跑到舟的后头,欣赏三川湖的美景。

但雾实在太大了,瞧不见什么,很快她觉得无趣,过去同船夫搭话,她想试试划舟。

这实在是个新奇体验。

船夫也很好说话,过去问了问那位坐在船头的老丈意见,老丈微微点头。赵元青扬起笑脸高声道谢,接过船夫长篙,按照船夫指导划动。

等划到了岸犹不尽兴,目送船夫离去才悻悻然上路。

不过很快她在路边又找到了好玩意,一截笔直的树枝!她把树枝用包袱布擦擦,边走路边用手把树枝一头削尖,崭新,锃亮!

又把削好的树枝斜插在腰间,权当自己是一个风雨江湖三十年的冷酷剑客,腰间插剑,头带幕离。

眼中尽显沧桑和世故,在这万丈红尘中踽踽独行。

这还不尽兴。

她又想象前面突然出现了三十个拦路小贼,仔细计算好方位以及需要的剑势后,足尖轻点弓身以极快的速度跳过时自腰间拔出宝剑后横剑挥过空气。

脑海中的三十个小贼顿时身首异处。

而她,没有回头,只是把剑一甩血渍,冷酷地插回腰间,重新站好,再次朝码头走去。

这么一路自己和自己玩着又到了淮江口,日头出来了,雾也散尽,温度升高,赵元青收回幕离带在身后,淮江只有一个野渡,有老翁坐在江口处兜售竹筏,当然,渡口也有船,赵元青蹲在老翁摊前实在没忍住,低头认真挑起竹筏。

老翁摸着胡子给她讲怎么渡江,可能生意确实少些,他解答得很用心,赵元青感受到了他的诚意,花了十两银子,还白得了一个竹凳。

这时旁边又蹲下来一人,赵元青一抬头,巧了,是刚刚同舟的那位老丈。她以为老丈也要买竹筏,侧身让让,容出些空间。

老丈也学她一样蹲下,笑呵呵地道:“年轻人,船满了,能捎我一程吗?我也过江。”

赵元青清清嗓子礼貌开口:“我头一次划,自己心里也没数的。不一定能划到对岸。”

那老丈却不在意:“没事,我瞧你划舟学得很快,我又有急事,我妹妹叫我,我急着去见他一面。行个方便,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