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3所学(2 / 2)

加入书签

姚姜、再招与琼叶在北疆见惯了伤兵,并不害怕,陆老夫人派来跟随姚姜的另四名侍女与侍从都是伤兵后代,更不惊异。

姚姜先问了田地的情形,还没说北疆冬植的情形,常茂林已对聚拢来的伤兵说道:“各位盼夫人盼了许久了,现下夫人终于来了。夫人将带着咱们冬植,咱们都准备着打造龙骨架,备办保暖隔雪的油布。而后请夫人会按田地的情形,发放良种。”

伤兵们都说道:“我们早已听闻夫人让北疆的田地冬天也长出极好的菜蔬食粮,那是冬天也能生银子,我们愿意,不怕辛苦。”

常茂林当即对姚姜行了个礼:“我们都请夫人带领着冬植。”

姚姜:“良种需反复培育,我还要在诸位当中找两位帮手,专司跟随我培育良种,还要有人专管畜栏等事。从前各位与家中五五分成,将来也按这个来。有了良种,所得必定会比现下多了许多。”

她让再招琼叶取出文契:“我知晓此间有人识字,这是往后家中与各位的契约,有看得分明的请来细看,若有不解处,我再解说。”

一名伤兵走上前来,对姚姜行了个礼:“我识字,我来看。”

他拿过契约细看,一众伤兵都将他围住,小声询问。

姚姜带了杜秀兰同来,杜秀兰挽着她:“嫂嫂,我们去那边走一走。”

京城地势平坦,一眼便能望到极远处,秋风送爽,吹起田间层层麦浪。

杜秀兰远眺了片刻,小声问:“嫂嫂,我于何日启程?我已收拾好了行装。”

姚姜转头看她:“我才回来,你就要离开?”

杜秀兰微笑:“嫂嫂对我照拂得极好。让我脱下了身上的枷锁,还为我谋了好前程,我理当去奔前程。再者,我在北疆有了家,嫂嫂或翠兰、良辰乃至良丰将来再到北疆来,我也好扫榻迎候。”

杜秀兰没学过书字,从前里说话虽不粗鲁,但也绝不文雅。

这时她说出话来斯文有礼,令姚姜讶异。

杜秀兰轻叹一声:“从前在乡间过活,与乡邻们在一道说的都是乡谈,如今在京城住了这几月,我除了学纺织,便是学了几句雅语,嫂嫂莫见笑。我做得不好,丢的是嫂嫂与国公府的颜面。”

杜秀兰对着围成一圈细问契约的伤兵看了看,压低了话声:“嫂嫂都不知你的名声传得多远。有商贾带着良种来过京城,四处传说良种种下后收获甚丰;再有,京城也传说嫂嫂在北疆建成农庄,让大营兵士吃食丰沛。此间的伤兵早便等着你回来了。”

“此间好几位伤兵的妻房都擅长捻线,正好京城外的织纺没有擅长捻线的人,太夫人就送我来此学了些日子。我与他们都相识,他们向我探问过北疆农庄的情形。时常感叹嫂嫂没回来,不能栽种良种。这时听到嫂嫂回来了,一心想的便是跟着嫂嫂赚银子。”

她轻笑一声:“赚银子是多好的事呀!有了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