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3所学(1 / 2)

加入书签

杜秀兰终是忍不住轻声呜咽,姚姜抚拍她的背:“你已为他们报了仇了。”

杜秀兰紧咬着嘴唇拭去眼泪,“是,幸而我为他们报了仇,不然我死也闭不上眼呀!”

姚姜:“丰年现今在何方?”

杜秀兰:“他投军去了。他说他从前不晓事,粗野无礼,对不住嫂嫂。让我见了嫂嫂替他赔个礼。”

她对姚姜行了个礼:“他还说,他本该等嫂嫂回来见一面再走。但他觉得没脸见嫂嫂,因此就不等嫂嫂回来了,先去投军。三年后他回来,若嫂嫂想见他,他必定来拜见。”

姚姜没想到杜丰年投了军,想了片刻:“他经历如许,又没了牵挂,前去投军是好前程。现下北疆南疆都没战事,他认真戍守,三年后必定能平安归来。”

杜秀兰点头:“嫂嫂所言甚是。”

停了一停,她看着姚姜:“嫂嫂,周家被流放后,陆家太夫人便将我接到了府中,说千户与嫂嫂让我等候。我请太夫人送我去学了纺纱织布,已学会了。”

姚姜微笑:“棉苗在小孤城长势极好,你去小孤城吧。小孤城农庄的管事是汪娘子,你去小孤城还能跟着她学管农庄。汪娘子身边的帮手都识文断字,你织出细棉布后也要找帮手相助,她能帮你。待有靠得住的人去往小孤城,我便让你启程。”

将汪秀芝的情形说了一回,姚姜嘱咐杜秀兰:“你大仇得报,该将周家的过往统统忘却,就当是大梦一场,如今醒来了。北疆好男儿甚多,你大可挑选个合心意的,重新来过。”

杜秀兰轻叹:“嫂嫂的话皆是良言,我都记下了。前些日子我还见了侯先生。侯先生正一心进学,我只送了几件衣裳去,没敢多打扰。”

丁丰晟时常有书信送到北疆,信中也提过侯牧风的情形。

侯牧风来到京城后,拜入了百知书院,而后就住在了书院。

陆老夫人时常让人到书院去探望打点。侯牧风亦每月都会来向陆老夫人问安,但没在国公府住下。

卫家在城外有二百来亩田地,有数十名伤兵在此照管。

姚姜去到时,管事常茂林已将依傍田地过活的兵士都招集在了一处。

姚姜昨日曾向陆老夫人细问了农庄的情形。

陆老夫人:“京城外的田地本来只有百来亩连在一起,其余的都分散在边角,此间寸土寸金,又有皇庄和京中各大家的田庄,要整片买来极是困难。”

“卫家连成片的田地是当日卫家封爵时先皇所赐,其余的田地都是陆续添置的。但凡知晓那百来亩田地周遭有零碎的田亩,我便与他们相商换地,才将这些田地都腾挪到了一起。常管事从前是泽哥儿大伯父统领的兵士,泽哥儿的大伯父过世后,他跟从泽哥儿的父亲,上阵时差点丢了性命,养了大半年才活下来,泽哥儿的父亲便让他到家中来,一直在农庄管事。”

栽种卫家田地的兵士身上都有旧伤,有的伤痕还在头脸上,十分吓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