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0一鱼四吃(1 / 2)

加入书签

午膳过后,日头偏西。

正午的余热还未散去,木台品鉴席上支起了偌大的凉伞,将达官贵人们笼罩在阴凉下。

好些身子较弱的女眷三两结伴皆已移步到邵家酒楼二楼,唯有柳璃一人稳如泰山坐在原处,一动不动。单锡没有说什么,只是腾出手拿着团扇替自家娘子扇着风。

“阳羡毗邻太湖,乃当之无愧的鱼米之乡。做得好鱼,方担得起全能二字。故而今日下午比赛题目是??‘鱼’。”

“用时两炷香,比赛开始!”伴随一声响彻云霄的锣鼓声,下午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新鲜的活鱼还在水缸内懒洋洋地划水,蓦然被人一把抓住滑溜溜的身子带出水面。

四人皆不约而同率先开始处理鱼,拍晕、刮鳞、开膛破肚……而其余三人接下来却选择了整条鱼腌制,唯有二宝将鱼片成了片。

“除了城外客栈那小娘子,其余三人是不是皆是咱们阳羡本地的厨子?”上首有人敏锐地发现不同,开口问道。

阳羡菜在于“鲜、香、嫩、醇、润”五字,这等要求下炖、煮、闷处理手段为首选,故而处理鱼时多采用整条之法。

邵民瞻轻轻抬手,报上来的参赛人员资料适时递到了他的手上,且准确无误翻到了二宝所在的那一页。

他瞧着上面的信息,笑道:“蒋家郎君果然是慧眼如炬。那小娘子确实不是阳羡人,甚至不是常州人,而是眉州的。”

“眉州?”

蒋家郎君似是想起了什么,话题蓦然引到了柳璃身上,“听闻单家娘子令堂也是眉州人,不知单家娘子可否了解这眉州的做鱼之法?”

柳璃毫不怯场点头回礼,浅笑道:“外祖入仕得早,早早便离开了故乡。奴跟着爹娘常居润州,只偶尔听得母亲提过几句。至于这做鱼之法,实在是不甚了解。”

单锡帮衬道:“你们可真是为难拙荆了。术业有专攻,阳羡的厨娘都不一定知晓这杭州、润州的做鱼之法,更何况是千里之外的眉州,更别提我家娘子这门外汉了。”

“随口一问罢,在下绝无为难拙荆之意。知晓单兄爱妻,单兄可莫因此与我等心生嫌隙。”蒋家郎君抱拳道。

单锡抱拳回道:“自是不会。”

周遭女子闻言均投来艳羡的目光,柳璃想起家中的几房小妾,内心毫无波动。

蒋家郎君继而补充解释道:“只是方才午间听见有人议论,得知这小娘子跟着的主家姓王,故而多问了一嘴。”王姓不足为奇,不过眉州的王姓确实得注意些。

柳璃闻言手下一顿,手中的茶水险些洒在衣裳上。

姓王,这么巧吗?

她将茶盏放下,再次将目光放在了台下的人群中。

话已几近挑明,单锡眼下怎会不明白妻子的反常??她也在怀疑。而且相较于蒋家郎君的无厘头试探,自家娘子定是瞧见了什么熟悉的人,这才如此上心。

*

“咚!”随着最后一点冒着红星的细香掉落,锣声应声响起。

“香已燃尽,半个时辰已到,比赛结束。”管家拉长声音唱和着,小厮们手脚麻利地将四道菜端上木台,防止有人超时行动。

如今只需四选一,且都是同一道菜,邵民瞻直接让人将四道菜摆上了桌。

不曾想,经过瓷盖短暂的密封酝酿累积,盖子一掀,酸菜的酸香味,花椒、茱萸和姜的辛香味在滚烫辣油的刺激下,厚积薄发在空中迸开,瞬间将整个木台笼罩,甚至还乘风飘进了就近的看众鼻间。

又香又呛。

这对惯吃清淡的阳羡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台上有人光是闻味便忍不住地呛咳起来,更有甚者直接咳红了眼眶,眼尾溢出了泪花。不过却无人上前将其盖上,反而与台下只闻见了香味的人一样,着迷般又靠近了些忍不住再闻一点,以此来止住不断分泌的唾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