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陈小苗的第一桶金(1 / 2)

加入书签

陆远意识到一个问题。

陈小苗舍不得花钱,除去过往养成的节俭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她身上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钱。

无论陆远给她两千还是两万,在陈小苗心里那始终是“陆远的钱”。

她会感觉自己是趴在陆远身上吸血吃肉,带来的愧疚和负担压得她连杯奶茶都喝不安生。

可怎么才能让陈小苗自己挣钱呢?

身份证始终像一道无形的天堑,横亘在陈小苗和现代社会之间。

总不能让她重操旧业,去天桥底下摆摊算命,或者开直播赛博算命?

陆远稍一思考,立马打消念头。

陈小苗太漂亮,很可能一炮而红,流量蜂拥而至,有人捧她是“新晋玄学女神”,就有人骂她“拿宗教擦边博眼球”、“封建迷信死灰复燃”。

闹大了,官方下场是迟早的事。

而且一旦有人发现她算得准,那找上门的,就不仅仅是看热闹的网友。

各路心怀叵测的牛鬼蛇神,求财的、问命的、甚至图谋不轨的……

正当陆远一筹莫展时,干完家务活的陈小苗抱着本字典和一沓白纸,安安静静地坐到餐桌前,一笔一划地练习起简体字。

陆远凑过去一瞧,啧啧惊奇。

难怪陈小苗笑自己的字像鸡爪爬。

只见她笔画舒展,结构匀称,横平竖直间透着沉稳的力量感,转折处又带着点圆融的韧劲。

哪怕陆远是个彻头彻尾的书法门外汉,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这字,写得真TM漂亮!

而且陈小苗过去写的是毛笔字,适应硬笔不过几天,还是不熟悉的简体。

陆远好奇问:“你打小就练这个?”

“嗯。”

陈小苗点点头,边写边道:“俺师傅没当道士前,是江浙那边的举人老爷,那时候他年纪才十五岁。

尤其写的一手好字,听说在江浙那一片,都是顶顶有名气的。”

她说得起兴,一时收不住话,继续往下念叨。

“后来师傅看破了红尘,才舍了功名,上山修行。

他老人家从小就抓着俺们师兄师姐几个练字,说‘见字如见人’,字要是写得歪歪扭扭、软趴趴的,那这人气性也浮躁,立不住,难成大事……”

说到这,陈小苗戛然而止。

她飞快瞥一眼陆远,对上陆远似笑非笑的眼神,小脸窜红,连忙摆手解释:“俺……俺可不是说恁……恁……恁……”

陈小苗憋了半天,实在想不出合适的场面话,只好破罐子破摔。

“师傅他老人家说的也不一定都对,恁别往心里去。”

陆远咧嘴笑笑,没有多话。

自古书家多道士,倒也不算稀奇,他更不至于因为一句话跟这憨丫头置气。

陆远转而问:“小苗,你想不想靠写字赚钱?”

陈小苗诧异道:“这年头还能靠卖字画吃饭?”

“一般是不太能,但可以碰碰运气。”

陆远打开手机,点开某招聘APP,在搜索框里输入“书法”二字。

页面刷新,跳出来的大部分是“XX书法培训机构招聘书法老师”、“硬笔书法辅导老师”之类的职位。

陆远一路往下刷新,终于找到目标。

【招聘】书法助理

公司:漱玉斋

要求:精通传统书法,笔力深厚,能静心,有耐心。

工作内容:协助书画整理、装裱,参与部分创作辅助工作。

薪资:面议(可日结)

陆远当机立断:“走,跟我出门一趟!”

“啊?现在?”

“对!”

“俺等会儿还得拾掇晚上的菜哩,要不等等?”

“不等。”

“为啥?”

“俺气性浮躁哩!”

“……”

陈小苗小脸一垮,自知理亏,默默起身去换鞋。

半小时后,二人驱车抵达漱玉斋。

门面不大,但装修还挺像模像样的,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类古玩工艺品,其中大半是书法绘画。

最显眼的位置挂有几个老头照片,下方写有某某书法家协会理事,某某大赛金奖得主等虚虚实实的名头。

前台小姐缓步上前,笑容温婉:“二位好,想看点什么?”

陆远摆摆手,直接道:“你好,刚电话联系过,来应聘书法助理的。”

前台恍然:“哦,是陆先生和陈小姐吧?这边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