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夜雨潇潇故人逢(2 / 2)
睁开眼,萧瑾正凝视着她,眼中满是柔情。见她醒来,他迅速收敛情绪,变回那个克制的萧世子。
"你好些了?"沈瑜坐直身体,关切地问。
萧瑾点头:"多亏沈小姐照顾。"他看了看洞外,"雨停了,我们该出发了。"
"你的伤..."
"不碍事。"萧瑾站起身,虽然脸色仍苍白,但精神好了许多,"赵家的人肯定在四处搜捕,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
三人简单收拾后离开山洞。萧瑾带着她们走小路,避开官道。途中,他摘了些草药,嚼碎后敷在伤口上。
"你的亲卫呢?"沈瑜问。
"分散赵家的注意力去了。"萧瑾神色凝重,"我们得靠自己到苏州。"
一路上,萧瑾格外警惕,每走一段就停下来观察四周。沈瑜学着他的样子,也开始注意路上的痕迹和声响。
中午时分,他们在一条小溪边休息。沈瑜帮萧瑾换药,发现伤口已经开始愈合。
"恢复得真快。"她惊讶地说。
萧瑾微笑:"习武之人,身体强健些。"
沈瑜为他包扎好伤口,突然注意到他手臂内侧的那个刺绣图案——母亲当年绣的青竹。她轻轻抚过那些已经褪色的丝线,心中百感交集。
"母亲救了你,现在你又救了我。"她轻声道,"真是缘分。"
萧瑾目光柔和:"是啊,缘分。"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地别开视线。青竹在一旁偷笑,被沈瑜瞪了一眼。
休息过后,三人继续赶路。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萧瑾用身上的玉佩换了些干粮和一辆旧马车,还买了几件粗布衣裳让三人换上伪装。
"今晚在马车里过夜,明天一早就能到苏州。"萧瑾说。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青竹在马车里睡着了,沈瑜和萧瑾坐在车外,望着满天繁星。
"萧世子..."沈瑜犹豫地开口。
"叫我萧瑾吧。"他轻声道,"在没有外人的时候。"
沈瑜点点头:"萧瑾,你当初为何会来江南调查废太子案?"
萧瑾沉默片刻:"这是我父亲的心愿。他当年与废太子交好,始终不信太子会谋反。"他望向远方,"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查清真相,还太子清白。"
"所以你才对我的'凤穿牡丹'如此执着..."
"是的。我查到当年藏名单的绣品用的就是这种技法,而江南会此技法的绣娘寥寥无几。"萧瑾看向她,"遇见你,是意外,也是天意。"
沈瑜心头一热。月光下,萧瑾的侧脸如雕塑般完美,那双总是沉稳如墨的眼眸此刻映着星光,熠熠生辉。
"到了苏州后,我们该怎么做?"她转移话题,掩饰加速的心跳。
"先找林嬷嬷。"萧瑾思索道,"她应该知道名单的下落。"
沈瑜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事:"萧瑾,你说赵嵩为何突然现在对'凤穿牡丹'如此执着?都过去十五年了..."
"因为新君。"萧瑾压低声音,"当今圣上最近开始重新调查废太子案,赵嵩害怕真相大白,所以急于销毁证据。"
沈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赵嵩这是做贼心虚。
夜风微凉,沈瑜不自觉地往萧瑾身边靠了靠。萧瑾犹豫了一下,轻轻揽住她的肩膀。
"冷吗?"
沈瑜摇摇头,却没有挣脱他的手臂。两人就这样静静坐着,享受这难得的平静时刻。
第二天中午,苏州城墙终于映入眼帘。作为江南重镇,苏州城比沈瑜想象的还要繁华。高大的城门前,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城门有官兵搜查。"萧瑾警觉地说,"我们得换个方式进城。"
他带着沈瑜和青竹绕到城西一处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个供樵夫进出的小门,守卫松懈。三人顺利混入城中。
苏州城内水道纵横,石桥如虹。萧瑾似乎对这里很熟悉,带着她们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前。
院门上挂着块不起眼的木牌,上书"玲珑阁"三个小字。
"就是这里。"萧瑾低声道。
沈瑜深吸一口气,上前叩门。过了许久,门才开了一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老妇人的脸。
"找谁?"老妇人警惕地问。
"林嬷嬷。"沈瑜取出父亲给的玉佩,"沈家沈瑜求见。"
老妇人看到玉佩,眼睛一亮,连忙打开门:"小姐终于来了!老奴等了十五年啊!"
三人被引入内室。林嬷嬷关好门窗,这才仔细打量沈瑜,突然老泪纵横:"太像了...和夫人年轻时一模一样..."
沈瑜不明所以:"林嬷嬷认识我母亲?"
"何止认识!"林嬷嬷抹着泪,"老奴是废太子妃的乳母,你母亲是太子妃的贴身侍女,我们情同母女啊!"
沈瑜震惊不已。母亲与废太子妃竟如此亲近?
"嬷嬷,"萧瑾上前一步,"沈小姐此来是为了那份名单和密诏。"
林嬷嬷这才注意到萧瑾,眯起眼睛打量他:"你是..."
"镇北王世子萧瑾,奉皇命调查废太子案。"
林嬷嬷脸色一变:"萧家?萧老王爷的公子?"
萧瑾点头。林嬷嬷突然跪下:"世子殿下,求您为太子妃和废太子申冤啊!"
萧瑾连忙扶起她:"嬷嬷请起。我此来正是为此事。"
林嬷嬷拉着沈瑜的手:"小姐,你母亲临终前将最重要的东西交给了我保管,说等小姐长大后交给你。"她颤巍巍地走向内室,"跟我来。"
内室里有个暗格,林嬷嬷从中取出一个锦盒,交给沈瑜:"这是夫人留下的。"
沈瑜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块精美的绣品,上面绣着一只展翅的凤凰,正是"凤穿牡丹"的图案。翻到背面,凤凰眼睛处用极细的金线绣着几行小字。
"这是..."
"废太子的血书和先帝密诏。"林嬷嬷低声道,"夫人用特殊针法绣在上面,只有对着光才能看清。"
沈瑜将绣品对着窗户,阳光透过绣线,果然显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正是废太子亲笔所写的冤情陈述和先帝平反的密旨!
"找到了!"萧瑾激动地说,"这就是能证明赵嵩罪行的铁证!"
沈瑜双手颤抖,母亲的遗物,废太子的血书,十五年的冤屈...一切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小姐,"林嬷嬷突然跪下,"老奴还有一事相告..."
"嬷嬷请说。"
林嬷嬷看了看萧瑾,又看了看沈瑜,最终下定决心般说道:"小姐并非沈老爷亲生,而是...而是废太子与太子妃的骨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