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野钓不上鱼王,算什么钓鱼高手!(1 / 2)
直播镜头。
刘东普不断赞叹着对岸的运气好,他希望把话题引到节目、引到比赛上,奈何个人水平实在是有限,东拉西扯了好一阵子,网友们的注意力还是在对岸。
主持人许敏收到了提醒,借着话头开口道,“从刘老师的点评中,我们能知道,野钓连续钓到两条鱼王,需要多大的运气成分了。”
“相信直播间的网友们也对对岸的情况感兴趣,那么我们就来看看……”
话音一落,摄像就把对岸镜头放大了。
直播用的是高清晰摄像机,分辨率是非常高的,拉近镜头以后,对岸的情况能看的清清楚楚。
在镜头拉近以后,所有人第一时间注意到怪异的地方。
“鱼竿呢?”
主持人黄程国疑惑的说道,“对岸的钓友好像没有用鱼竿?岸边放的是卷线器?应该是卷线器。”
“他们没用鱼竿,只用了卷线器放线……为什么?”
“这样能钓到大鱼?”
直播间也顿时变得热闹了。
“还真没有鱼竿!”
“这是钓鱼吗?从理论上来说,好像是没什么影响,钓鱼看的是鱼漂,只要能用鱼线把鱼拉上来就好。”
“没有鱼竿似乎也不影响,但是,为什么不用呢!”
“这样能上大鱼?”
黄程国把问题推给了三位嘉宾。
三位嘉宾也都搞不懂情况,但他们是专业人士,不懂也必须要说出东西。
许鑫源率先开口,“钓竿主要起到支撑鱼线的作用,上鱼的时候,能利用杠杆原理消耗鱼的体力,辅助将鱼拉上岸。”
下一个开口的是王燕,“鱼竿的作用,最重点还是放线,大家想一想,没有鱼竿要怎么下钩呢?”
“有鱼竿的辅助,就可以让下钩更灵活,不会受到复杂水域情况的影响。”
“另外,钓鱼过程中轻微晃鱼竿,也可以让饵小幅度的动,来激发鱼的捕食欲望。”
王燕说完,轮到了排在最后的刘东普。
刘东普看了看许鑫源,又看了看王燕,感觉两人就是在故意为难自己。
他们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尤其是王燕,说了这么多鱼竿的作用,都快成背课文了,他还能说什么?
刘东普抿抿嘴,转着脑子干脆换了个话题,“网友们关心的是对岸没用鱼竿,是否和钓大鱼有关系。”
“我个人认为,两者不存在直接关联,也许就是对岸的人想这样钓。”
他正说着,直播间的话题已经变了。
有些网友认出了对岸的人,“那个年轻的好像是频频上新闻的时耀啊!”
“我刚才看了一下新闻图片,确定了,他就是时耀!”
“时耀,耀阳大真人,民间乒乓球高手,最惨的外卖小哥……网上新闻一大堆,他还是个名人呢!”
“就是那个说‘我上我也行’被封的主播?前一段时间,新闻很热啊!”
“他不止一次上过热搜!我就是江州人,一直关注!”
“真的假的,这么巧?”
“这里见到时耀很正常吧,他本来就是江州人!”
“……”
其实时耀没有那么好认,他毕竟不是明星、不是大腕,也只是上过几次热搜而已,真正被曝光也是上一次‘薛斌输球’事件,还是附带的。
但直播间有太多江州本地网友了。
其他省份,甚至是其他城市的网友,对相关新闻也只是看一看,江州本地网友却都非常关心,因为新闻就发生在生活圈附近。
过去一个月时间,时耀成了‘江州新闻’的标榜人物,一年都出不了大新闻的江州市,因为他频频登上热门。
#史上最倒霉的外卖小哥#
#高手在民间#
#炒作#
大大小小相关的新闻,主角都指向同一个人--时耀。
江州网友关注时耀的新闻。
直播预热节目也是在江州市行政辖区内,自然吸引了很多本地网友收看。
镜头一拉进,当即有人把时耀认了出来。
工作人员看着网友发的内容,马上把消息告诉了负责人胡赟。
“哦?”
“对岸还有个小名人……”
胡赟有点诧异,但了解信息后也只就不在意了。
对方的身份和直播节目没有关系,也没有办法以此做文章,因为对方也只是个普通人,不是公众人物、不是明星,没什么可谈的。
这时,摄像镜头已经拉了回来。
主持人黄程国和许敏再次把话题拉到了比赛上,说起三位选手的成绩,谈着哪位选手更有机会之类。
话题可以强拉,网友的好奇心却拉不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