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章:江南雨,近乡情怯是离人(1 / 2)

加入书签

元启三十年春,江南。

连绵的春雨下了已经有半个月了,淅淅沥沥的,把整个江南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雨里。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油亮,倒映着两旁粉墙黛瓦的影子,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渡口边,阿禾背着熟睡的小禾苗,手里牵着小石头,正等着渡船。她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了,贴在脸颊上,显得有些憔悴。身上的粗布衣裙也湿了大半,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单薄的轮廓。

自从逃离京郊,来到这江南小镇,已经快半年了。日子依旧过得艰难,她靠着给人洗衣缝补维持生计,勉强能让两个孩子不挨饿。只是,每当看到小石头羡慕地看着别的孩子被父亲抱在怀里,看到小禾苗半夜哭着要爹爹,她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

“娘,船什么时候来啊?”小石头仰着小脸问,冻得鼻尖红红的。

“快了,”阿禾摸了摸他的头,把他往身边拉了拉,“再等等。”

她抬头望向远处,雨雾蒙蒙,看不清对岸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像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就在这时,一艘渡船缓缓靠岸。阿禾拉着小石头,背着小禾苗,跟着人群上了船。船身不大,挤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和淡淡的鱼腥味。

阿禾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把小石头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小禾苗的背。雨敲打着船篷,发出“哒哒”的声响,像是一首单调的催眠曲。

小石头靠在她怀里,小声问:“娘,我们要去哪里啊?”

“去对岸的镇上,”阿禾说,“给你和妹妹买块花布,做件新衣裳。”

小石头眼睛一亮:“真的吗?像隔壁小花那样的?”

“嗯,”阿禾笑着点头,心里却泛起一阵酸楚。孩子们已经很久没穿过新衣裳了。

船缓缓驶离岸边,朝着对岸驶去。阿禾看着窗外飞逝的水影,思绪又飘回了那个茅屋。不知道那棵桃树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开花了?不知道……阿尘有没有想起她和孩子们。

她甩了甩头,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他是皇帝,怎么会记得她这个乡野村妇?忘了,或许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船头传来。阿禾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几个穿着体面的随从簇拥着一个男人走上了船。那男人穿着一件玄色的锦袍,身姿挺拔,虽然背对着她,但那背影,却让她的心猛地一跳。

像……太像了。

像那个在田埂上牵着她的手奔跑的阿尘,像那个在茅屋门口给她编草绳的阿尘,像那个……她日思夜想的阿尘。

阿禾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她紧紧攥着小石头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不会的,不会是他的。他是皇帝,怎么会来这江南小镇?

那男人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缓缓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的瞬间,阿禾感觉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是他。

真的是他。

虽然他比以前清瘦了些,眉宇间多了几分威严和疏离,但那眉眼,那轮廓,分明就是她的阿尘,不,是萧彻。

萧彻也愣住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

眼前的女子,穿着粗布衣裙,头发湿漉漉的,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和他想象中的样子截然不同。可那双眼睛,那双清澈的、带着惊慌和难以置信的眼睛,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的心。

他仿佛在哪里见过这双眼睛。在梦里?还是在那片空白的记忆里?

“阿……”萧彻下意识地想喊出那个名字,却又猛地顿住。他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是谁。

阿禾猛地回过神来,像是受惊的兔子一样,立刻低下头,把脸埋在小石头的头发里。她怕,她真的怕。她怕他是来抓她和孩子们的,怕他会因为那六年的过往而觉得羞耻,怕他会伤害她的孩子。

“娘,你怎么了?”小石头感觉到她的颤抖,疑惑地问。

“没……没事。”阿禾的声音带着颤抖。

就在这时,阿禾背上的小禾苗醒了。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了不远处的萧彻,忽然伸出小手,奶声奶气地说:“叔叔……你身上有爹的味道。”

萧彻的心猛地一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