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跟我们走(1 / 2)

加入书签

“开始架设Z型滑轮系统。”周军指挥着,将60米静力绳穿过早已准备好的PETZL微调滑轮。

金属构件在-20℃低温下依然运转顺畅。

赵刚完成最后检查后,向红军战士们说道:“我现在下去救人。这根绳子能承受2吨重量,绝对安全。”

说完,他用普鲁士抓结做自我保护,开始沿绳下降。

冰缝下的场景令人揪心。

张小豆正用身体为受伤的老孙挡风,三名战士的腿不同程度骨折。

所有人嘴唇青紫,出现严重失温症状。

“先救重伤员!”赵刚用快挂将老孙固定在担架上,对着上方喊:“准备提升!3、2、1,拉!”

上方团队立即启动滑轮系统。

方响控制主绳,吴峰操作辅助绳,两人配合着将担架平稳提升。

现代登山装备的机械优势显现出来。

200斤的负载在滑轮组作用下只需30kg拉力。

当第一个伤员被拉出裂缝时,红军战士们惊呆了。

赵大勇抚摸那根11mm的静力绳,“这、这比我们绑腿结实百倍。”

这场救援持续了1小时17分钟。

每个步骤都严格遵循国际高山救援准则。

当最后一名战士张小豆被救上来时,赵大勇紧绷的面容终于松弛下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赵大勇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赵刚的登山手套,感激的说道:“同志,刚才对不住了,要不是你们,老孙他们……真的太感谢了。”

赵大勇挺直腰板,朝着一行人行了一个军礼,“我代表先遣连,感谢各位老乡搭救!”

“真没事。”赵刚摘下防寒面罩,露出一张刚毅脸庞,“警惕才是对的。”

此时,作为队伍里对野外急救最在行的王烈,已经跪在雪地里忙活开了。

他先用医用剪刀剪开老孙结冰的裤管,露出紫黑色的冻伤部位。

“会有点疼。”他晃了晃喷雾式局麻药,“这是比你们用的烧酒管用。”

老孙虚弱地摆摆手,“用、用不着麻药,留给重伤员……”

话音未落,王烈已经利落地喷上药剂,开始清创。

在王烈蹲在雪地上为伤员做简单的急救包扎时,赵大勇好奇的看着那些见所未见的药品,终于忍不住开口,“同志,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赵刚没有犹豫,从内袋掏出军官证,郑重地双手递过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J-区-特-种-作-战-旅,赵刚。”

他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现代军礼。

赵大勇接过那本硬质证件,触感冰凉光滑,上面烫金的八一军徽在雪光中熠熠生辉,持证人照片里的赵刚穿着从未见过的藏青色制服。

当他翻到内页看到“2018年签发”的字样时,布满冻疮的手指猛地一颤。

“解、放军?”张小豆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

“我们是来自2025年的中国J人。”吴峰干脆利落地补充道,声音在风雪中格外清晰。

空气突然凝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