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独居的勇气(1 / 2)
1. 冬日的邀约
初冬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凤娟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膝盖上摊开着林教授借给她的画册。自从社区艺术展后,她开始尝试油画,指尖还残留着洗不掉的钴蓝色颜料。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张桂兰“三个字。王凤娟迟疑了一下才接起——自从上次风波后,张桂兰虽然不再说三道四,但两人之间总隔着层说不清的尴尬。
“凤娟啊...“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局促,“我家水管爆了,能不能...让小雨小雪去你那住两天?“
王凤娟望向窗外。寒风卷着枯叶在小区里打转,光秃秃的树枝在灰白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萧索。她想起那两个小女孩——小雨总是安静地看书,小雪则喜欢趴在地毯上画画,像极了小时候的婷婷。
“行。“她简短地回答,“让她们带上作业本。“
挂断电话,王凤娟起身去收拾客房。这间屋子原本是李强的书房,后来改成临时卧室,但很少使用。当她拉开窗帘时,一束阳光正好照在床头柜上——那里摆着婷婷画的“全家福“,色彩已经有些褪色。
指尖轻轻拂过画纸,王凤娟突然意识到,自从画展后,这个家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李强不再每晚问她“明天想吃什么“,周梅不再小心翼翼地避开工作话题,连婷婷都开始理直气壮地说“奶奶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2. 意外的启示
傍晚时分,王凤娟正在厨房炖萝卜排骨汤,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张桂兰站在门口,身后跟着小雨小雪,两人都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更让人意外的是,张桂兰手里还拎着个鼓鼓的超市购物袋。
“给孩子带的零食。“张桂兰把袋子递过来,眼神飘忽不定,“还有...给你的红枣,补气血。“
王凤娟接过袋子,沉甸甸的。她注意到张桂兰今天穿了件崭新的藏青色棉袄,头发也重新烫过,但眼角的皱纹比上次见面更深了。
“进来喝碗汤吧。“王凤娟侧身让出路,“修水管的什么时候来?“
“明天。“张桂兰犹豫了一下,还是跨进门来,“其实...不只是水管问题。“
客厅里,小雪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小雨则乖巧地坐在餐桌前写作业。王凤娟给每人盛了碗热汤,蒸汽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我打算搬出去住。“张桂兰突然说,声音轻得像片落叶。
王凤娟的勺子“当啷“一声掉在碗里。她抬头看向对面的老邻居,发现对方眼里闪着决绝的光。
“儿子媳妇出事后,家里天天有人指指点点。“张桂兰的手指绞着衣角,“我想租个小公寓,带着俩孩子单过。“
窗外的天色渐暗,路灯一盏盏亮起来。王凤娟看着灯光下两个小女孩的侧脸——小雨皱着眉头算数学题,小雪正偷偷把胡萝卜挑到碗边。她突然想起周梅曾经说过的话:“妈,您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你...不怕吗?“王凤娟轻声问。
张桂兰苦笑一下:“怕啊。但更怕活到这把年纪,还要看人脸色。“
这句话像把钥匙,突然打开了王凤娟心里某个紧锁的抽屉。她想起自己每次想画画时都要等全家睡着,想起那些被藏在衣柜深处的画具,想起林教授说“您很有天赋“时眼里的真诚。
3. 深夜的思索
凌晨两点,王凤娟辗转难眠。客房里,小雨小雪睡得正香,偶尔传来几声梦呓。她轻手轻脚地起身,来到阳台上。
冬夜的星空格外清晰,银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横贯天际。远处高架桥上的车流如同流动的星河,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王凤娟裹紧睡袍,呼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结成霜花。
她想起白天张桂兰说的话,想起那个老邻居眼中闪烁的勇气。72年的人生里,她从未想过独自生活——从父母家到丈夫家,再到儿子家,她总是依附于某个“家“而存在。
月光下,她看见书桌上摊开的画册和半完成的油画。画中是师大校园的一角——深秋的银杏树下,几个学生围坐读书。她特意用了大量金黄色,让整幅画洋溢着温暖的氛围。
“我也可以吗...“王凤娟轻声自问,手指抚过画布粗糙的表面。
一阵冷风吹来,茉莉花的枯叶沙沙作响。她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曾有个梦想——等孩子们都长大了,要买间带画室的小房子,每天喝茶画画。这个梦想何时被遗忘的?是在丈夫去世时?还是在孙子出生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