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心目中的理想国(2 / 2)

加入书签

王卓君听了也来了兴致:“真得?”想到她自己捉襟见肘的研究经费,她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扭了扭圆圆的身子:“大父……你能不能给我投资一点儿研究经费?”

王卓君说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比出一个小小的手势:“就一点点就可以了,对您来说九牛一毛。”

王莽抬眸:“朕给你的封邑,是孙辈里最好的。税收也非常可观,这也不够用吗?”

王卓君听了,掰着这头算起来:“一亩地450文,但只有庶民的土地缴税,那些士族豪绅的土地是免税的。这几年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大部分良田都是世家的土地,一律免税。能到我手上的食邑少之又少。”

王莽听完王卓君的一席话,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正是因为知晓土地兼并的严重性,才一直想推行土地国有化。

可事实上,他也是靠世家的推举才登基为帝,如今又想要调转枪头对向世家,并没有那么容易。

如今世家手里有钱有地有粮,甚至还有武器和部曲,他们不是他简单能动得了的。

如果有真正的功绩,想来才能真正建立一个他想要的王朝。

看着王卓君和自己三分相似的脸,王莽伸出食指轻轻地戳了一下她肉嘟嘟的脸蛋:“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句话的声音微不可闻,根本不像是说给别人听。

不过因为王卓君离得近,这句话还是听得一清二楚,她歪了歪头:“我?那只是我的食邑,又不是我的封地。”王卓君想得很简单,河东郡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不为别的,就冲那里的,煤矿、铁矿和河东盐池,无论哪一个不是打仗最需要的东西。

炼铁需要煤,辎重需要盐。

王卓君的食邑少的原因,也不是河东郡没钱,而是盐铁的税赋归少府,不计入她的食邑。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算食邑的时候,听到封地是河东郡的时候,王卓君还挺开心,等收到第一年的食邑后,她就傻眼了。

在经过母妃科普过,封地与封邑的区别后。

她也就不想了,毕竟她才这么小,就算有封地也无法管理,而河东郡这么一块大肥肉,百分百里面都是刺头,真去管理,估计要把她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不过想起河东的盐池,王卓君还是觉得有些可惜,要知道和海盐还要人为设立盐池晒盐不同,河东盐池是自由采捞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河东盐池就有采捞盐的记载。

制盐方式比起海盐和盐井都要省力,简直就是一个天然聚宝盆。

“如果那里是你的封地,你会怎么做?”王莽见王卓君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那句话而觉察出他的意思,便好奇地继续追问。

王卓君歪着头,想了半天,慢慢说道:“既然当初那些世家靠着盘剥诱赌等乱七八糟的方法兼并土地,那我也照样学样,把他们的地盘剥回来。那我就成了河东郡最大的地主,到时候,想干什么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眉头紧蹙,嘴唇微抿:“反正那些黔首给谁都是当佃农,还不如给我当,我给他们的租子放得宽松,再给他们高产的种子。若他们感恩,我便给他们良民户籍,若是闹事儿,就给他们乱民户籍。乱民户籍,每年安排有一个月的劳役,良民户籍,无劳役。如此一来,那些世家的田无人耕种,自然就瓦解了他们的根本。”

王莽听完若有所思地看了王卓君许久,忽然问道:“你心目中的理想国是什么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