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人性的伟大之处!(2 / 2)
“不,最真实的反应才更好,有时候道具的搭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程龙在那笑着,大卫·雷奇耸了耸肩,内心却对这个偶像,更加的钦佩起来。
他能值得全世界影迷的追捧,是有原因的。
这么大的一个腕,为了拍戏能做出这些牺牲,虽然其实也不算什么,可在老外眼里,场边一些工作人员的眼里,至少程龙是有演员素养的。
“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戏比天大’,只要把这场戏拍好,演员其实必须要去做些什么!”
程龙朝大卫笑了笑,在那道:“接着拍刚刚的那一段?”
“ok!”
大卫深呼出一口气,他觉得自己刚刚其实有些太较真了。
第一次拍戏,认真点在所难免,可那一段应该可以pass的。
“一会儿跟chan商量商量……”
大卫有些搞不清楚拍摄这部电影的这个度。
这当然也很正常,因为他第一次拍戏,他知道这是一部商业电影,压根可能跟奖项无缘,也就不需要较真这些表演的细节,观众要看的是刺激、爽。
不像文艺片,就是看演员发挥的。
可他就是觉得,表演其实也挺重要,所以才内心纠结。
很快,刚刚那场戏顺利的拍完。
群演在接受了执行导演的指导后,又感受着程龙身上真实的臭味,果然演出了那种嫌弃的感觉。
这正是大卫对剧本这个角色的理解。
他是一个身处底层散发着“臭味”的垃圾,很多人对他敬而远之,甚至里面的高铁领导还拿他对男一号的女儿说,以后不读书就很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垃圾”!
可恰恰就是这样的垃圾,最后救了很多人。
人性的光辉不是靠贫富衣装贵贱来衡量,而是某一刻的那种心灵伟大。
……
一天的拍摄,很快就结束了。
程龙很敬业,拍的也很快,通告上的那些分镜,他不到下午4点就已经全部完成。
抛开对程龙这个演员的名气不谈,大卫·雷奇和查德对他的拍戏状态感到折服。
拍摄就是拍摄,他也没摆什么架子。
看着程龙洗完澡出来,大卫正好要去健身房跟陈瑾讨论下今天的拍摄心得。
怎么说,这家伙也是这部电影的制片兼监制,在好莱坞,制片人的作用很是非常关键的,导演也例行汇报每天的拍摄情况等等。
“正好,一起啊!”
程龙邀请着大卫,他也要去看看陈瑾练的怎么样了。
增肌这种事,他曾经也经历过。
“jacken,我还是觉得,上午那场戏,有点对你冒犯了!”
“其实已经拍的很ok,就是——”
“no,no,no,大卫!”
“你不必放在心上,真的,这样的事在我以前的拍摄之中时有发生!”
程龙也压根没把泔水浇身上这种事放在心上,没想到这些老外居然记到现在?
但凡你在剧组拉个人出来,他们其实对这事压根不会多想的。
群演比这更苦的都有。
他这点有什么的?
就这种事,要告诉陈瑾?那岂不是让他笑掉大牙?
程龙觉得陈瑾一定是可以理解的。
两个人一路攀谈,很快就听到了杠铃砸地的声音,陈瑾这家伙在那满头大汗的练着,身边有几个教练还有指导教官,团队还是相当资深的。
找的就是快速增肌和部队训练的教官。
“哟呵,今天收工的这么早?”
陈瑾训练完一组后,躺在那朝程龙和大卫说着,一脸的痛苦。
“哈哈哈!”
程龙看他的样子笑得不行,倒是大卫有些无奈道:“因为jacken超出了我对他的想象,他真的是个非常好的演员,能跟他合作,尤其是我的处女作他是主演,是我一辈子的荣幸!”
“别这么说!”
程龙笑着上前拍了下大卫的后背,陈瑾却一边哀嚎一边摇了摇头,这老外怎么一来华夏,就懂得拍马屁了?
“什么情况?”
稍微舒缓了会,终于恢复了一些身体的自我控制权。
陈瑾坐在那,指了指面前的空垫子,大卫和程龙都坐了下去。
顺便,他就把今天拍摄的一些事,跟陈瑾详细的说了下。
“大哥,辛苦!”
陈瑾朝程龙钦佩的说了声,而后才在那道:“大卫,其实大哥做得是对的……”
“我知道他做得对,但其实可以有其他办法,比如跟群演说这件事,我想他应该也能演出来!”
“其实这场戏,大哥不是关键!”
陈瑾作为研究了《香江行》很久的“编剧”,他当然有这个发言权。
他让大卫做导演,也只是想当个甩手掌柜过把瘾,倒不是说他不会导演,甚至他做制片人,其实比这个导演更好,可以掌控全局,对作品更有把握。
就像现在,他要说服大卫一些新导演的想法。
“一个人人嫌弃的拾荒者,最后完成了自己最高光的人性展示!”
“这种嫌弃,需要其他人来配合,光靠大哥一个人演是没用的!”
“而且,不是说商业片就完全不需要表演,只是说对比商业片,他有讨巧的部分,有些不需要表演去展示!”
“可角色的丰富,是需要靠演员和剧情,其他角色来推动的!”
这几点,其实大卫很清楚。
他只是不太好掌握那个度!
“这剧本,人物非常关键!”
“所以我们几个主角,肯定是要把底层的那种人物逻辑给演出来!”
“譬如大哥,人人嫌弃!”
“我,保家卫国,舍身忘死!”
“贝尔,最复杂的一个人性,从前期的自私,到最后人性的绽放,这都是需要靠表演来完成的!”
这些老外,还是不理解东亚的那种人物情感啊!
看来,还得自己盯着才行。
因为在美国,流浪汉实在是太常见了,以至于他们觉得,这太习以为常了,哪怕他们拯救了人类,其实也很正常。
美国流浪汉里面,真有人才,老美精英教育只是对他们选择了无视。
而东亚不同!
流浪汉,就是被人嫌弃的。
这种认知方面的差距,就会导致拍摄方面的一些认知差距。
大卫其实内心一开始觉得只需要拍出流浪汉的一种底层状态就行了,可众人鄙夷的一个流浪汉,最后高光的展现,其实更会让人动容。
这是一种超强的反差爽感。
“明白了!”
“你这么说,我就知道,以后该怎么拍了!”
注重人物的细节拍摄,而不是北美好莱坞擅长的画面、冲突!
人性的刻画,在北美的文艺片中很多,而爆米花往往是非常少的,就是这个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