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听墙根(2 / 2)

加入书签

“靖安伯谢宁啊。”

“谢宁?没听说过啊,什么来头?”

“这你们就孤陋寡闻了吧!”

那读书人一脸的得意。

“这位靖安伯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在汴城立下大功,更是一位……诗仙!”

“诗仙?”

这个名头,显然比靖安伯要响亮得多。

“没错,就是诗仙!”

读书人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摇头晃脑地念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每念一句,大堂里就安静一分。

等到他三句念完,整个大堂,已经变得鸦雀无声。

靖安伯他们不认识,可诗仙大名却是如雷观恶啊。

后院窗下。

霁洪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又是这几句诗!

他在燕京的御书房里,曾无数次地摩挲着那本《瀚海诗集》,品味着这些诗句。

他以为,这已经是诗词的巅峰。

可现在,在这嘈杂的酒楼里,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口中再次听到,他才发现,这些诗句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它有一种,能够瞬间抓住人心的力量。

“诗仙谢宁啊!”

“原来就是他啊!”

短暂的寂静之后,大堂里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叫嚷声。

刚才还对大齐使团喊打喊杀的众人,此刻的态度,竟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虽然还是有人在骂,但明显能听出来,他们的底气,已经没有那么足了。

一个能写出如此千古绝句的人,真的会是那种搞阴谋诡计的小人么。

很多人心里,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谢宁听着众人的议论,嘴角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啊。

它甚至能于无声处,悄然改变一个人的看法。

很好。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剧本,顺利地进行着。

他转过头,想看看自己那两个徒弟的反应。

福安还是一脸的凝重,显然还在为家国大事而忧心。

而霁洪,此刻的表情却十分精彩。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他的嘴巴微微张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激动得说不出来。

谢宁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恶作剧似的念头。

他凑到霁洪耳边,用一种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问道:

“怎么样,狗蛋,这位诗仙厉害吧?想不想……亲眼见见他?”

谢宁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在霁洪的耳朵里,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亲眼见见他?

霁洪的心猛地一跳。

他当然想,他做梦都想。

他这次微服私访,从燕京跑到这偏远的云州城,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这个搅动了两国风云,又有着惊世才华的年轻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么。

可现在,他连城门都差点进不来,还把自己搞成了这副乞丐的尊容。

别说去见人家大齐的正使了,他现在连醉仙楼的大门都不敢进。

“你……你有办法?”

霁洪压下心头的疑惑,转过头,用一种充满怀疑和期待的眼神,看着身边这个脏兮兮的小乞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