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堂风波(二)(2 / 2)

加入书签

谢宁瞪了孙敬一眼。

“我只知道,他们是心怀正义的大齐子民!在官府无力之时,他们挺身而出,协助朝廷,惩奸除恶,救万民于水火。”

“此等义举,在孙大人眼中,竟成了勾结草莽?照你这么说,若是匪寇临门,我大齐百姓就该引颈就戮,等着官兵来救?”

“若是有人奋起反抗,便是无视法度,便是聚众闹事了?”

“陛下!”

谢宁猛地转身,对着龙椅上的李庆志朗声道:“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无论朝堂,或是江湖,皆是我大齐的子民。只要他们心向朝廷,行正义之事,便是我大齐的臂助,而非威胁!”

“若连这等赤胆忠心之辈都要被猜忌,被污蔑,那将来国难当头,还有谁,敢为我大齐挺身而出?”

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正气凛然。

“说得好!”李庆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了起来。

他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

“朕也认为,无论是什么势力,只要他们做的是利国利民之举,便是我大齐的忠勇之士!朕不仅不该罚,还应该大赏!”

他看着面如死灰的孙敬,冷冷道:“孙敬,你身为御史,不思如何为国分忧,为民请命,却在此混淆黑白,构陷功臣,是何居心?”

“来人,将他给朕拖下去,革职查办,永不叙用!”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孙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被两名如狼似虎的殿前兵士,像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至此,朝堂之上,再无人敢出言非议。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日之事,将就此尘埃落定时。

一直沉默不语,仿佛置身事外的宇文太极,却缓缓地从文官之首的位置走了出来。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万年不变的,温和的笑容。

“陛下,老臣,亦有本奏。”

大殿之内,气氛瞬间又凝固了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大戏,现在才要开场。

这位权势熏天的老人,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并未像孙敬那般急于发难,而是先对着谢宁,露出了一个赞许的微笑。

“陛下,靖安伯刚才那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老臣听了,亦是感佩不已。”

他的声音温和醇厚,听着让人如沐春风。

“靖安伯临危不乱,以雷霆手段解汴城之危,此为大智。心怀万民,不惜己身,清扫奸邪,此为大勇。”

“功成名就,却不骄不贪,此为大德。有此等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实乃我大齐之幸,陛下之幸啊!”

他一番话,直接把谢宁夸上了天。

可谓句句都是褒奖,字字都是肯定。

可这番话听在谢宁和闻太尉等人的耳中,却无端地生出一股寒意。

事出反常必为妖。这只老狐狸,绝不可能如此好心。

果然,在进行了一番天花乱坠的铺垫后,宇文太极话锋一转,流畅得没有半点凝滞。

“陛下,说起为国分忧,老臣这里,也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向陛下禀报。”

“哦?相国请讲。”

李庆志亦是不动声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