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我在山洞玩泥巴(1 / 2)

加入书签

想要高效快速的制陶,按道理其实应该先点出来陶轮这么个前置科技。

但想要制作出来一个能满足需要的陶轮,就又得花个几天的功夫,而且现在木材短缺,木炭不足,也不满足大规模烧制的条件。

干脆就先略过去,转而使用比较原始的制陶方法——泥条盘铸法。

泥条盘铸法,就是把粘土搓成长条,然后盘成器型,再加以修整即可。

缺点与使用陶轮相比自然多的多,比如对称性不足,难以制作薄壁或精细器物。

后期如果不精心修整,表面也会凹凸不平。

不过现在夏明皓也没想做什么太精细的玩意,第一批能造出来锅,缸和陶罐即可。

陶锅是为了煮肉,缸是为了存水,陶罐则是为了取水。

正捏着一条“泥蛇”,可越捏夏明皓越感觉不对劲。

这手感相当的粗糙啊,尤其是加了点水以后,能明显的感觉到泥里的杂质之多。

杂质对于制陶来说可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有个一点半点的没事,但要是说太多了,那这陶是指定烧不出来了。

放下手中的泥条,摸着下巴,夏明皓心中思索。

看来不行,还必须得过滤一下。

可是拿什么过滤呢?

现在部落里这些女人别说编制技术不够,就连材料也没有啊。

如今最有可能获取的就是植物纤维,但想要用植物纤维编织出来亚麻布,那也得有个“沤麻”的步骤。

沤麻……这可就又是十几天过去了。

想要快速的实现技术上的跃进难就难在这,好多前置科技都没安排明白。

其实哪怕安排明白,现有的劳动力也没办法支撑。

稍加思索,夏明皓忽然想到,自己可是还有老多现代的装备呢。

造不出来没关系,我直接把背包的网兜拆下来不就完事了。

想法一起,夏明皓赶快起身撕下了自己的户外背包里的网兜。

这网眼的细密程度,过滤个粘土轻而易举。

女人们好奇的看着夏明皓忙来忙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在希玛的安排下,再次出发,前去取水。

孩子们倒是一直饶有兴致的看着,就像是看着心爱的玩具一样,眼神中还有着跃跃欲试。

夏明皓则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制造陶器上,拿着网兜几番过滤,终于把大部分杂质给过滤完成了。

随后再捏起来泥条的时候,手感这才真的对头,至少不会有什么颗粒感了。

这时,夏明皓才发现女人们早已离开,只剩下孩子们围在自己身边不远处蠢蠢欲动。

看着群孩子眼神中的渴望,夏明皓忽然想到,虽然他们年纪太小,但让他们和泥总是没问题的。

“你们,过来,玩泥巴,但是不能撒尿。”

对孩子们说道,年纪大的已经能听得懂语言,一时之间还以为是听错了。

等听到第二遍后,这才兴奋的过来,开始玩起了泥巴。

这也算是帮了夏明皓个小忙,有了这群孩子帮着把泥和水混起来,也就省了自己的功夫,到时候拿来直接用就行了。

等“泥蛇”捏好,再将叶子铺在地上,泥条一圈一圈的落下,半个“锅壁”这才算是做好了。

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这时,夏明皓发现,这群孩子们居然也在学着自己捏泥条。

而且有几个捏的明显算是不错。

对啊,可以让这群孩子们来帮着捏啊!

因为这群孩子太小,之前夏明皓还从来没想到让他们帮什么忙,不过现在也派上了用场。

“你们,比赛,谁捏的最好,我就用!”

夏明皓再次说道,那几个听懂的孩子见状连连点头,原本只是玩耍,现在却加入了竞争,激起了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之心,干起来更加的起劲,也更为的仔细认真。

等第二条泥蛇捏出来,夏明皓刚准备继续盘锅的时候,四个最大的孩子眼中带着光彩,纷纷承上了自己的作品。

真别说,有两个半米不到的泥条还真做的不错。

“好好好,做的很好。”

被收下了泥条的孩子笑容满面,而没有被收下的孩子则是有些着急,马上开始重新和泥做泥条。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第一个泥胚终于制造完成!

看着有些不规整的像砂锅一样的胚子,一股子成就感涌上心头。

虽然只是有个雏形,但单是一看,夏明皓就似乎闻到了肉汤的香气。

这时,女人们再次带着水回来了,但明显走起路来迟缓了许多。

等走到跟前,夏明皓发现,女人们那小麦色的大腿都已经开始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

今天又是用骨耜挖坑,又是来回运水,想必累的不轻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