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撒芝麻的大饼(2 / 2)
村长是个拎得清、会看长远、知道分寸的。
越是自家亲戚和朋友参与得多,他越要担起责任,让养殖场红红火火开办起来!
村长连连点头,嘴都咧到耳根了,“宝弟,你放心好了,叔绝对不给你拖后腿。”
齐跃进这才跟何主任一起回了京都。
希望小学和养殖场一起推进,齐跃进差不多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呆在华清月刊办公室里,接听电话。
谁遇到了困难,就给他打电话咨询。都是华清的学生,资质在那摆着呢,基本上询问两三个问题后,他们也摸清楚齐跃进的思路了,跟他一起学着借力打力!
很多问题便能在众志成城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南市沿河居民们在美术系学生手把手的教授下,家家户户都寻到擅长的手工品制作,那报酬比糊纸盒要高两三倍,而且活是源源不断的接。
基本上有劳力的家庭,孩子和女人们加工制作手工品,男人外出打鱼,生活不再那么辛苦,刮风下雨天在家里心里也不慌。只有老弱妇孺的家庭,更是将手工品当成了主业,不再冒险出船打鱼,哪怕智力有些问题的,也能做些合适的手工,不再是拖累。
总之人们的生活不再看天和运气吃饭,有了着落,孩子们也高高兴兴地穿上新衣服背上书包去新盖的学校上学。
而他们制成的手工品,则销往各个省市,打破常规的手工饰品,得到了女人们的喜欢,价格又不算贵,基本上是不愁销量的。
这些利润足够支付各个希望小学老师们的工资,多出来的钱,一部分当做教职工的福利,一部分用作资助贫困生的,剩余的则采买各种物品,像是电风扇和收音机等等,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以后华清报刊的盈利,只负责跟当地企业联合开办新的希望小学,后续费用则用各地手工品的盈利来支付。
自然每个月美术系的学生们都要做出些新的手工品样式,只要被应用,创作者会有一笔奖金……
而养殖场也在专家们和村民们共同努力下,风风火火地办起来了,尤其是中心桥村还有齐跃进提供的一批鸡苗和鸭苗,能够生产双黄蛋。这也成为专家们主攻的一个研究项目。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七八年底春风便吹拂起来,华夏进入了万物复苏的新时代!
齐跃进按耐住激动的心,这时候大家伙儿还不明白这股春风的魔力,等年一翻过去,他便给齐大伯打了个电话。
“大爷,家里外租的房子是不是都到期了?您跟租户说了没?没有继续外租吧?”
“没有,我就按你说的,家里闺女生孩子,我们当父母的钱不够,准备响应组织,将房子翻修下开店!
宝弟啊,咱家真要开店吗?大爷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齐跃进笑道:“那可不,养殖场都给您开办好了。您要是不开店,咱们村那么多肉往哪里卖啊?”
齐大伯被他吓得直咳嗽,“啥?宝弟,你别吓唬你大爷!
咱们村养了那么多鸡鸭鹅猪牛羊和鱼虾蟹,就,就我开店帮着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