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卷 第2章 竟然比她还穷(1 / 2)

加入书签

上官烬语气冷得似冰,但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许是刚醒,身体正虚弱着。

话音刚落,他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在这僵持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兀。

陈嬷嬷赶紧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老奴这就去给少爷做饭。”

“嬷嬷,我、我去帮你打下手。”江小满实在是不知该如何面对上官烬,求助地望向陈嬷嬷。

陈嬷嬷见上官夫人对着她颔首示意,这才朝江小满招了招手。

江小满如蒙大赦,几乎是逃也似的随着陈嬷嬷来了灶房。

灶房内,陈嬷嬷翻了半天,只翻出半袋面粉,几颗发蔫了的菘菜,还有五枚鸡蛋。

她眉头拧成个疙瘩,就这些东西,怎么给刚醒的少爷?

“嬷嬷,不如让我试试?”江小满看着那些食材,跃跃欲试,这是她刻在骨子里厨师的本能。

陈嬷嬷很是意外,“你会做饭?”

江小满强装镇定,反正除了人牙子,再无人知晓原身根底,“我以前常去灶房帮忙,略懂一些。”

她说着捋起袖口,寻了个粗陶盆洗净,倒出些面粉,缓缓加着凉水,拿筷子搅成絮状,再上手揉起来。

不过片刻,面团就在她掌心变得光滑柔韧。陈嬷嬷见了,悬着的心落了半截,忙道,“老奴去烧水。”

“嬷嬷,家中有擀面杖吗?”她想做手擀面,用擀面杖擀面面团会更均匀一些。

陈嬷嬷在柜子里找出根枣木擀面杖递给她,灶膛里的火苗“噼啪”跳着,熟悉的锅气,暂时冲淡了江小满心头的惶恐不安。

锅里“咕嘟咕嘟”地泛着细泡,江小满眼尾扫过沸水翻涌的纹路,手腕一扬,刚切好的细面便顺着她的掌心落入水中。

她指尖一松,银丝般的面条就像是一群受惊的小鱼,沉入水中,她持着长筷轻轻搅着,面条便舒展开来,不过片刻,便已断生。

江小满立马将面撩起,放入她早就准备好的凉白开里。

灶台边上的白瓷碗早已放好一小撮细盐、半勺猪油、半勺酱油,她舀起一勺滚烫的面汤浇下去,香气“轰”的一下便漫开来,是猪油的醇厚混着酱油的咸鲜,勾得人馋虫蠢蠢欲动。

江小满用筷子挑起凉白开内的面条,手腕轻轻一抖,面条便在碗里铺成蓬松的一排,像堆得整齐的银丝。

她又取来烫的翠色欲滴的菘菜、码在面碗两侧,再将煮得圆圆嫩嫩的水铺蛋轻轻搁在放在碗中央,最后撒上翠绿的葱花点缀。

陈嬷嬷盯着面碗看直了眼,这面的卖相比外面面馆的都要好,“小满,你这手艺,比城南老字号的面馆师傅都强,少爷吃完这碗面,肯定不会再赶你走。”

说完,她便快步将面送上二楼,怕时间耽搁久了,面就坨了。

“少爷,面来了。”

上官烬坐在桌边,看着陈嬷嬷端上来的面碗愣了愣,面条如银丝,菘菜碧绿,连那水铺蛋边缘都是平平整整的,陈嬷嬷在他家数十年,从未做过细面。

他抬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意外,“陈嬷嬷,这面是你做的?”

陈嬷嬷并未直接回答,只是催着上官烬,“少爷,您饿了吧,先吃。”

上官烬迟疑着拿起筷子,挑起一撮面,面条又细又滑,比他过往吃的面条都要细,一口咬下去,面细却不软塌,齿间撞上那股韧劲,竟带出小麦本身的清香。

面汤瞧着很普通,但初尝是猪油混着酱油的咸鲜,咽下时,一丝清甜在喉间漫开,还带着丝丝回甘,让人欲罢不能。

陈嬷嬷见他把汤都喝干净了,才笑着开口,“这碗面是小满做的。”

上官烬端着空碗的手指微微一紧,舌尖的甘甜还在口中回荡,他垂眸,掩去眼底复杂。

他记忆里的江小满不擅厨艺,切菜都能割伤手指,米饭都煮不熟,她怎可能做出这样一碗面?

陈嬷嬷的手艺他很清楚,平日里做的饭菜勉强能够入口,她能把面煮熟,却绝不可能做出一碗面汤里藏着鲜甜回甘的面条来。

所以……这碗面真是江小满做的?

这个江小满和他记忆里江小满的截然不同,是哪里出了问题?

江小满昨夜是同陈嬷嬷一起挤在厢房的小床上睡的,雨声淅淅沥沥敲了大半夜的窗棂,她翻来覆去,睡得并不踏实。

她一遍又一遍地梳理着原身的记忆,这才发现,原身的户籍好似与寻常百姓不同,属于无地流民,若无主户担保,她无法去衙门签发公凭,没有公凭她便哪里也去不了。

最重要的是,哪怕她侥幸逃离上官家,逃离江都,但是只要被衙门的人发现,就会被遣返原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