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要人、博弈、皆大欢喜(2 / 2)

加入书签

“哦?振国这是?”

顾家生心中念头飞转,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将请求向陈程复述了一遍,语气更加谦恭。

“陈长官,职部深知郭翼云参谋是您一手栽培的干才,在五十四军作用甚大。振国此举,实属冒昧。然荣六师初创,参谋工作千头万绪,非大才不能胜任。”

“振国思虑再三,唯觉郭参谋是最佳人选,其理论功底、组织能力,擅长思想工作正契合荣六师当前最迫切之需!振国斗胆恳请陈长官割爱,成全荣六师,亦是成全职部报效校长之心!”

顾家生刻意加重了“擅长思想工作”几个字,他知道陈程对“政治工作”的重视。同时,将调任郭翼云的目的,牢牢绑定在“报效校长”这个大前提下。

陈程静静地听着,脸上波澜不惊,手指习惯性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他内心却在飞速盘算。顾家生主动来要人,而且是自己颇为欣赏的郭翼云……这意味着什么?

陈程心中豁然开朗,这是顾家生在向他示好。或者说,是一种妥协的信号。顾家生与他虽有一丝“土木系”的瓜葛,但他升的实在太快了,快到自己都来不及广施恩惠,就已经成为了总裁眼中的‘红人’。

现在顾家生主动索要他的人,等于是在荣六师这个重要位置上,主动加强了“土木系”的血液!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寻求合作甚至某种程度依附的信号!尤其是在总裁面前提出,更显诚意。

总裁之前那句“不好办”,陈程也听懂了弦外之音。总裁希望看到下面的人“精诚团结”,至少是表面上的。现在顾家生主动跨出了这一步,他如果断然拒绝,岂不是显得心胸狭隘,不顾大局?尤其是在总裁面前。

想到这里,陈程脸上的笑容似乎更柔和了一丝,他看向总裁,声音沉稳有力。

“委座,翼云确是难得之才,做事勤勉,思路清晰,尤其在政训与参谋业务结合上,颇有见地。”

他先肯定了郭翼云的价值,接着话锋一转。

“然,振国执掌荣六师,责任重大,急需臂助。他既然看中了翼云,认为翼云能助他在荣六师大展拳脚,更好地贯彻委座的整军经武方略……作为老长官,我理应支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诚恳地看向总裁。

“翼云在五十四军,确能发挥作用。但若调至荣六师,担任副师长兼参谋次长,独当一面,对其个人成长、施展抱负,亦是一个更大的舞台。于公于私,辞修认为……此事可行。当然,最终如何定夺,全凭委座钧裁!”

这一番话,说得相当漂亮。既表明了自己忍痛割爱、顾全大局的高姿态,又点出了调任对郭翼云个人发展的好处,更将最终的决策权完全、恭敬地交还给了总裁。同时,他内心已将顾家生的举动视为善意的投靠信号,自然乐得顺水推舟,做个大人情。

总裁听着陈程的表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近乎慈祥的笑容。这正是他想看到的结果!顾家生主动要陈程的人,陈程痛快放人并表态支持,这传出去就是黄埔系内部团结协作的典范!既能加强顾家生对荣六师的控制力。

又能让陈程觉得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了这支新锐部队。而自己,则稳稳地站在最高处,掌控着平衡,享受着下属们“精诚团结”为他效力的满足感。

三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好,好,好!”

总裁连说了三个“好”字,显得十分欣慰,“辞修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振国一心为公,求才若渴。你们都是我‘党果’的栋梁,能如此相互支持,精诚合作,我心甚慰!”

他拿起桌上的毛笔,亲自在调令文件上,龙飞凤舞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既然辞修也认为可行,那此事就这么定了。着即调五十四军少将参谋郭翼云,任荣六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次长。望其二人。”

他目光扫过顾家生,带着期许。

“同心协力,将荣六师尽快整训成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不负‘党果’厚望!”

“谢校长成全!”

顾家生内心狂喜如惊涛骇浪,但面上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恭敬与克制,立正敬礼时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发颤,却被他强行压制住。

“辞修代翼云谢过委员长栽培!”

陈程也起身敬礼,心中暗自点头,对顾家生的“识趣”颇为满意。

顾家生退出办公室时,感觉后背的军装已被一层细密的冷汗浸透。门外阳光依旧刺眼,他却觉得无比明亮。“红心”,终于找到了最完美的“白皮”容器。

计划,迈出了最关键、也最不可思议的第一步。阴差阳错之下,三方皆大欢喜,而他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落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