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 银针封脉(1 / 2)

加入书签

“轰!”

血符与八字相融,化作一道金红交织的光柱,直冲女鬼眉心!

女鬼身形骤停,空洞的眼眶中竟淌下两行血泪……

她生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被噬心殿活炼成傀,婴孩被夺之痛,百年怨毒之恨……

楚云舟叹息一声,指尖文气转为柔和:

“去吧。”

“害你之人,我必诛之。”

女鬼周身怨气渐渐消散,身形化作点点萤火,最终凝成一名素衣女子的虚影,对他盈盈一拜。

虚影消散前,她伸手一指院角老槐树。

树下,隐约有血光闪烁。

楚云舟拨开树根处的泥土,挖出一个陶罐。

罐中,赫然是一具婴儿骸骨,骨上刻满“噬心引魂”的咒文!

罐底压着一张黄纸,写着赵府管家的名字。正是当年害死母子的真凶!

楚云舟从怀中取出一张素白宣纸,指尖蘸血,挥毫落笔。

“安”

“魂”

二字成符,笔锋间文气流转,竟在纸上凝出淡淡金纹。

他手指轻巧翻折,转眼便将符纸折成三角,轻轻塞入孩童的衣襟。

符纸触及孩子心口的刹那。

青紫的面色如退潮般消散,苍白的小脸渐渐恢复红润;

冰冷的四肢开始回暖,指尖微微颤动;

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呼吸也变得平稳悠长。

孩子睫毛轻颤,似要醒来,却又沉沉睡去,仿佛卸下了所有惊惧

李老四扑通跪地,老泪纵横:

“楚先生大恩,我李家没齿难忘!”

楚云舟却猛地按住左臂。黑纹已蔓延至肩头,毒素如针刺般灼痛。

文心玉册警示:

【蚀心散入心脉,需速解】

他强忍剧痛,看向老槐树下挖出的陶罐,冷声道:

“赵府欠的债,我会一笔笔讨回来。”

罐中婴儿骸骨上的咒文,与血手胸前的“百鬼噬心图”同源。

噬心殿的罪证,又多一桩!

离开前,楚云舟以最后一丝文气,在李老四家门框上写下“镇宅”二字。

“三日之内,莫让孩子近水。”

他声音沙哑,指了指孩子掌心。那里有一道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红线。

此乃“子母怨傀”残留的阴气标记,遇水则邪祟易侵。

......

楚云舟踉跄着回到静室,刚关上门便猛地喷出一口黑血。

他颤抖着扯开左袖。

黑纹如蛛网般爬满整条手臂,肘弯处皮肤已然溃烂,渗出腥臭脓血!

楚云舟吞下清灵丹,丹药入腹,化作一股清凉之气,顺着经脉游走。

黑纹蔓延的速度,终于减缓。

但当他凝神细看,心头却骤然一沉。

那如蛛网般的黑纹,仍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他的血肉。

肘弯处的溃烂虽未继续扩大,但脓血依旧渗出,散发着刺鼻的腥臭;

指尖的麻木稍稍减轻,可皮肤下的青黑色纹路,仍如活物般缓缓蠕动;

心口的灼痛稍有缓解,但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毒素如细针般刺入心脉。

楚云舟深吸一口气,强忍剧痛,取出银针,蘸着药酒刺入左臂几处大穴。

“嗤。”

银针入肉的瞬间,黑血顺着针孔渗出,滴落在地,竟腐蚀出细小的坑洞。

毒素之烈,连银针都隐隐泛黑。

他闭目调息,试图以残余文气压制毒素,却发现丹田内的文气已所剩无几。

这样下去,最多再撑两日!

两日过去,楚云舟的状况愈发危急。

黑纹已蔓延至心口,如蛛网般爬满胸膛,每一次心跳都伴随着撕裂般的剧痛;

左臂彻底失去知觉,皮肤溃烂化脓,指尖开始发黑坏死;

文气运转滞涩,原本如臂使指的文气,如今如陷泥沼,连最简单的“安”字都难以书写。

他强撑着翻开《养心经》,试图以经文镇压毒素,然而。

文心玉册突然自行翻页,浮现一行刺目血字:

【蚀心入髓,需“净灵池”方可解毒】

同时,玉册的角落隐隐浮现出一幅地图来。

楚云舟盯着玉册角落浮现的模糊地图,眉头微皱。

文庙地下?

那正是御史沈墨约他明日相见的地方!

“呵……”

他苦笑一声,指尖轻抚玉册上的地图。

“看来这次赴约……我是非去不可了。”

楚云舟闭目凝神,脑海中思绪如电。

所谓文庙地宫,乃前朝大儒所建,地下密道纵横,藏有儒门典籍与先贤遗宝。

传闻三百年前,玄天宗一位长老曾借地宫闭关,引“净灵池”一缕灵泉入井,为弟子洗髓伐骨。

若传言为真,那口古井,或许便是他最后的生机!

而这位巡按御史表面温文尔雅,实则手段凌厉,他一直在暗中搜集赵家罪证,却始终按兵不动。

此番突然相约,又恰逢“净灵池”线索浮现。

是巧合?

还是……早有布局?

不管怎样,楚云舟决定还是先去。

不过,此刻毒素的情况已经有些镇压不住。

他决定银针封脉阻毒!

这是他从前读过的一本医书上介绍的方法。

楚云舟深吸一口气,取出九根银针,在烛火上灼烧至通红。

第一针,膻中穴!

针尖刺入心口的刹那,他浑身剧颤,一口黑血喷涌而出!

黑血落地,竟将青石板蚀出蛛网般的裂痕。

第二针,巨阙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