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章 字有正气(1 / 2)

加入书签

赵府的家仆王三蹲在茶摊的阴影里,一双三角眼死死盯着楚云舟的摊位。他手里攥着半块冷硬的烧饼,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呸!一个穷酸书生,也配赚这么多银子?”

他啐了一口,烧饼渣子溅在衣襟上,“写的什么鬼画符,也敢称文气保真?”

身旁的李四阴笑着附和:

“三哥说得是。我看那小子八成是学了什么妖术,你没见那墨会发光?保不齐是跟哪个妖道勾结......”

两人没注意到,他们脚下的影子突然扭曲了一瞬。

王三盯着楚云舟案前越堆越高的铜钱,眼珠子都红了:

“我家老爷说得对,这种贱民就该......”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昨儿那三个管事死得蹊跷,我看八成跟这小子有关!”

王三和李四猫着腰溜出集市,穿过几条阴暗小巷,直奔赵府而去。

两人一路上东张西望,活像两只偷油的老鼠。

“快些走!”

王三回头瞪了李四一眼,“老爷要是知道咱们耽误了,非扒了咱俩的皮不可!”

李四喘着粗气跟上,嘴里还不住嘟囔:

“你说那小子手腕上的黑纹,莫不是跟咱们祠堂里供的那尊......”

“闭嘴!”

王三猛地捂住他的嘴,警惕地四下张望,“那件事你也敢乱说?不要命了?”

赵府大门前,两只石狮子张着血盆大口。

王三刚踏上台阶,就被管家一把拽住: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老爷正在静室修炼,惊扰了可担待得起?”

王三被管家拽得一个踉跄,却顾不得整理衣襟,急声道:

“刘管家,我们有十万火急的事要禀报老爷!那楚云舟......”

李四也凑上前,压低声音道:

“那小子在城南集市摆摊写文书,百姓们都抢着找他写,生意红火得很!”

刘管家眉头一皱,正要呵斥,却听王三继续道:

“不仅如此,他写的字竟能发光,百姓们都说他的字能辟邪!今早才半天功夫,就赚了足足十五两银子!”

赵府祠堂内的烛火突然无风自动。

刘管家闻言脸色一变,松开王三的衣领,沉声道: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禀报老爷。”

他快步穿过庭院,来到内院一处幽静的房门前,轻轻叩门:

“老爷,王三李四有要事禀报。”

屋内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进来。”

刘管家推门而入,只见赵老爷正盘坐在蒲团上,面前香炉青烟袅袅。

他躬身道:

“老爷,王三李四说,那楚云舟这两日在城南集市摆摊写文书,百姓们趋之若鹜,生意极好。”

赵老爷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阴冷:

“哦?一个穷书生,写的字竟能让百姓如此追捧?”

刘管家点头:

“据说他写的字能发光,百姓们都说他的字能辟邪镇宅。今早才半天功夫,就赚了十五两银子。”

赵老爷冷哼一声:

“看来这小子是得了什么奇遇。”

他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去,把王三李四叫进来,我要亲自问问。”

庭院中的老槐树上,一只乌鸦突然惊飞。

王三和李四战战兢兢地进屋,跪倒在地。

王三颤声道:

“老爷,那楚云舟这两日在城南集市摆摊,代写家书、契约,百姓们都抢着找他写。他写的字......”

李四接话道:

“他写的字会发光!小的亲眼看见,他给米铺刘掌柜写的契约,对着阳光一照,字里竟藏着条金龙!”

赵老爷眼中寒光一闪:

“金龙?”

他猛地转身,“你们可看清楚了?”

王三连连点头:

“千真万确!”

赵府书房内,赵老爷手中的青瓷茶盏“啪”地一声砸在地上,碎瓷片四溅。

“好个楚云舟!”

在他心中自己儿子赵明德本就是被楚云舟“害死”的。

想到现在楚云舟蒸蒸日上,而赵明德已经不在人世。

顿时一股怒气涌上心头。

他额角青筋暴起,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太师椅扶手,“居然真的让你这穷酸秀才赚到钱了!”

王三和李四跪在地上,额头紧贴地面,大气都不敢出。

书房角落的青铜熏炉里,一缕诡异的紫烟缓缓升起,在空中凝成恐怖的鬼脸。

而在城南集市摆摊的楚云舟,他突然感到怀中突然一震。

赵老爷突然抬手止住要开口的管家,眯起眼睛盯着窗外的日影看了半晌。

那暴怒的神色竟渐渐平复,嘴角甚至浮起一丝阴冷的笑意。

“去。”

他轻叩桌案,对管家低声道,

“让茶楼的说书人改改词儿。就说......”

一盏茶后,城南最大的“聚仙楼”里,醒木“啪”地一响。

“诸位可知,那乱葬岗近日阴气冲天?”

说书人捋着山羊胡,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

“皆因有人掘了古墓,取了阴尸墨写字啊!”

茶客们顿时哗然。

一个满脸麻子的闲汉立刻接话:

“可不是!我今早亲眼看见,那楚秀才的字会冒金光。分明是沾了尸气!”

“天爷啊!”

一个卖豆腐的老张猛地捂住嘴,手里的茶碗“咣当”摔在地上,

“我说怎的昨儿个买了楚秀才的字,夜里总听见鬼哭!”

角落里打瞌睡的老汉一个激灵醒来,胡须直颤:

“难怪!我家小孙子昨儿非说看见纸上的字在流血......”

“我就说不对劲!”

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拍案而起,袖口沾着的墨迹都跟着抖了三抖,

“正经读书人写的字,哪会泛什么金光?这分明是妖术!”

几个茶客不约而同地挪了挪凳子,仿佛要离那想象中的“阴尸墨”远些。

店小二提着铜壶愣在原地,壶嘴溢出的热水烫了手都浑然不觉。

谣言如野火般蔓延。

到晌午时分,楚云舟的摊位前已门可罗雀。

几个原本排队的农妇远远张望,交头接耳:

“听说碰了那字会折寿......”

“我家二婶的表侄女就是买了他的家书,当晚就发烧......”

楚云舟的摊位前,人群渐渐稀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