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文气五缕(2 / 2)
楚母轻叹一声,却并未推拒,伸手接过药碗。
这些年,她早已习惯了每日一碗的苦药,也习惯了儿子默默守在一旁的模样。
楚云舟从袖中取出一小包蜜饯,放在母亲手边:
“喝完药,含一颗,去去苦味。”
楚母微微一笑,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苦涩的药汁滑过喉咙,她眉头微蹙,却很快舒展开来,捏起一颗蜜饯放入口中。
甜味在舌尖化开,冲淡了药的苦意。
楚云舟接过空碗,指尖轻轻拂过碗沿,确认药汁已尽。
他目光柔和,却又在母亲看不见的角度,悄然瞥向窗外。
那只夜枭仍停在树梢,冰冷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盯着屋内。
楚云舟将药碗搁在案几上,转身拨了拨油灯,让烛光更柔和些。
“娘,天色不早了,您该歇息了。”
他走到床榻边,熟练地铺开被褥,又取来暖炉,塞进被中。
初春的夜风仍带着寒意,母亲久病初愈,受不得凉。
楚母扶着儿子的手臂缓缓躺下,目光却仍落在他脸上:“舟儿,你也早些休息。”
“嗯,儿子再收拾一下,马上便睡。”
楚云舟轻声应着,替她掖好被角,又放下床帐。
屋内烛光渐暗,只余一盏小小的油灯,映出他沉静的侧脸。
他坐在床榻边,静静听着母亲的呼吸声逐渐平稳,这才缓缓起身。
楚云舟走到窗前,指尖轻点窗棂,一缕文气无声溢出,在窗纸上凝成一道无形的屏障。
然后他回头看了一眼熟睡的母亲,目光沉静。
楚云舟轻轻掩上母亲的房门,转身走进自己的小屋。
屋内简朴,唯有一张木桌,一方书案。
月光透过窗纸,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盘腿坐在蒲团上,闭目凝神。
文心玉册在眉心微微发烫,浮现一行金字:
“今日未读,尚欠九千七百字。”
楚云舟唇角微扬,心中默诵起《孟子》篇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每一个字在心中流过,都如清泉洗涤经脉。
文气随之流转,在他周身形成淡淡的光晕。
窗外夜风拂过,书页无风自动,仿佛有无形的笔在虚空中书写。
读到“浩然之气”一节时,他忽然心有所感,指尖在膝上虚划,竟凝出一缕淡金色的文字,悬浮于空。
这正是文心玉册近日显现的新能力,“心诵成文”。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嚓”声,像是树枝被踩断的声响。
楚云舟诵读声未停,只是眉头微蹙。
那三个戴斗笠的人,果然来了。
但他并未起身,反而诵读得更沉静。
若那些人敢闯进来,他不介意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以文为剑”。
楚云舟诵读完最后一个字,缓缓睁开双眼。
月光透过窗纸,在屋内洒下一片银辉。
他长舒一口气,只觉神清气爽,体内文气流转,竟比往日更加充盈。
他闭目内视,只见经脉之中,五缕淡金色的文气如游龙般盘旋,比之前又凝实了几分。
“五缕......”
他低声自语,指尖轻触眉心,文心玉册微微震动,浮现一行新的字迹:
【文气五缕】
这意味着,他引动诗词中的文字,化为实质的能力已经变得更强。
楚云舟起身,走到窗前。
院中寂静无声,那三个戴斗笠的跟踪者早已不见踪影,唯有夜风拂过树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奇怪......”
他眉头微皱,“竟然没有动手?”
以赵家的行事风格,不该如此轻易放弃。
他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什么,目光一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