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试探(1 / 2)
墨氏集团,电池安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气氛比无菌的实验环境还要凝重。
巨大的防爆玻璃后,一套崭新的“北极星”系列电池组正静静地躺在恒温恒湿实验舱内。
控制台的主屏幕上,无数数据流飞速闪过,而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那个不断攀升的红色温度曲线上。
“环境温度37℃,已达到预设值。”
“电池组满功率持续放电测试,开始!”
随着技术总监一声令下,屏幕上的功率曲线瞬间拉满,代表电池内部温度的红色曲线,也随之开始以一个肉眼可见的斜率,陡然向上攀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会议室内,落针可闻。
当计时器跳到“73:14”时,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彻整个实验室!
屏幕上,红色的曲线突破了预设的安全阈值,一个硕大的“热失控警告”弹窗,占据了整个屏幕中心。
“停!!”技术总监几乎是吼出了这个字。
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刚刚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额头上满是冷汗。
技术总监摘下眼镜,用无尘布擦了又擦,才转向主位上那个清丽的身影,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后怕与庆幸:
“墨总……测试结果出来了。和那张纸条上预警的,一模一样。在37℃环境下,如果不降容15%运行,我们的电池组,在满负荷工作一小时后,有极大概率发生热失控……也就是,自燃或爆炸。”
会议室内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在座的都是墨氏的核心技术骨干,他们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引以为傲的、即将量产上市的旗舰产品,存在着致命缺陷!
一旦铺向市场,在夏日的极端高温天气下,引发的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大规模的车辆自燃、天价的召回费用、品牌的彻底崩塌,甚至……是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
“送来那张纸条的人……简直是神了!”另一位工程师喃喃自语,
“他不仅精准地指出了37℃这个临界温度,连降容15%这个解决方案都给了。这得是对电池材料和热管理技术有多么恐怖的理解力?”
墨清漓静静地坐在主位上,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衬得她气质清冷而干练。
她白皙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漂亮的眼眸中,除了后怕,更多的是浓厚的思索与探究。
上次在新能源项目的发布会上,一名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张字条。
上面用苍劲有力的笔迹写着一行字:
“37℃环境下需降容15%,保命用。”
起初,她只当是同行的恶意骚扰。
但那手卓尔不群的字,以及“保命用”三个字透出的那股不容置疑的笃定,却让她鬼使神差地留了个心眼,下令暂停量产,进行这次极限压力测试。
没想到,真的挖出了一个足以动摇集团根基的巨雷。
“递纸条的那位工作人员,怎么描述送纸条的人?”墨清漓清冷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负责跟进的秘书连忙回答:“听工作人员说,他身材挺拔,气度……很特别,虽然只是宾客,但那双眼睛,非常深邃,让人看过一眼就忘不了。”
年轻,气度不凡,眼神深邃……
墨清漓脑海里闪过一个人。
是巧合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