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章 陛下!不能再让赵仙罴发展壮大了!(2 / 2)

加入书签

再比如戒日王朝有多少人口,全国有多少兵马,有哪些兵种,用的什么甲胄武器等等。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听三名使者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再听一名精通大唐语言以及天竺语言的人翻译,顿时明白了几个要点。

首先大秦只有一万多一点的铁骑。

甲刺不破,兵刃锋利无坚不摧,且士兵个人作战能力极高,还会组成各种各样的阵型协同出战。

为首的统帅一个很是强壮的少年,带着一营人人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亲兵,所向披靡,武功盖世。

反观戒日王朝,虽然有人口上千万,也有数量庞大的象兵,可是武器甲胄远远落后大秦军队,象兵也被抓住笨重和容易受惊的弱点,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戒日王朝节节败退,大秦军队一路横推无阻,几人被戒日王派出时,已经连陷了几十座城,丢失了近半土地。

大唐文武百官纷纷咋舌。

有不少人觉得戒日王朝这样的军队本来就不堪一击。

但更多人认为,大秦只派了一万的兵力,就能把人口千万的戒日王朝打的找不着北,足以说明大秦铁骑精锐,已经不输大唐最厉害的玄甲军。

几名使者说完扑通跪在地上大哭: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请派兵支援我们。

那支杀神一样的军队,我们抵挡不了。

他们的统帅,似乎是你们的人,你们不能不管!”

一名大臣闻言怒斥:“胡说八道!怎么就是我们大唐的人?你有何证据?”

另一名大臣接话:“不错,人家高举的是大秦的旗帜,与我大唐何干?”

“可是…”

使者脸色无助,左看看右看看,朝着四面不停磕头。

“求你们帮帮我们!”

大唐文武百官成群窃窃私语,议论起来。

很快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应该出兵。

“陛下,兹事体大,不管这几名戒日王朝使者说的是真是假,他们的国家距离我们那么远,我们派军队长途跋涉,去干预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争端,绝非明智之举。”

“令狐大人所言极是,大秦只派了一万铁骑,国内还有几十万大军。

大秦才是我们的邻邦,我们为了一个那么遥远的国家,去得罪大秦,得不偿失。”

听几名大臣说毫无出兵帮助戒日王朝的必要,还说担心得罪大秦。

本来找到一丝复仇机会的高履行,不由冷哼一声看着这几名大臣道:

“迂腐之见!鼠目寸光!你们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吗?

担心得罪大秦?莫非你们以为大秦往后会和大唐和睦相处?简直可笑至极!

你们莫不要忘了建立此大秦者是谁?

他是赵仙罴!

他父乃是被陛下所杀,虽然陛下已经主动求和下过罪己诏,可无论如何他的心里已经埋下仇恨的种子。

不然他以前也不会做出种种对陛下不敬的举动。

还有,他可是自觉冤屈无法替父昭雪,所以一气之下脱离大唐,往后才匪夷所思的建立起大秦。

这样的经历,这样忤逆不忠的性格,你们竟然怕得罪他,竟然要劝陛下,眼睁睁看着他一日一日的壮大势力?”

一名大臣站出来冷声点明:“高大人不要忘了,造成赵家惨剧和如今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两位令公子。

说起睚眦必报,高大人从一日连丧两子那一刻起,就已经时时刻刻想着报复,才是真正的睚眦必报,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高履行面皮剧烈一颤,咬紧牙根,转身面朝李世民一拜。

“陛下,要说臣心里没有恨意那是假的。

可臣方才所言也是为了大唐安危着想。

臣思来想去,觉得赵仙罴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方才这几名戒日王朝使者说了,他们国家有着肥沃的土地,百姓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臣料想赵仙罴此举,一定是为了给大秦打下一个巨大的粮仓,让大秦永无粮食之患!

咱们绝不能再任由他这样壮大下去,否则将来必悔之晚矣!”

高履行这番话一说完,朝堂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沉着脸看着跪在下方的高履行。

不知道为何,经高履行这一说,他心里突然莫名涌出一种冰寒彻骨毛骨悚然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