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脱离大唐,不是结束,是开始!(2 / 2)

加入书签

孩子们的将来呢?

还有以后的子子孙孙,又该怎么生活怎么自处?

不仅是刘文水和他的父母有这样的疑惑。

王氏李毓婉等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赵仙罴知道事到如今,有些事情不必再瞒着家里人。

他走到客厅里那张足有一百斤重的大桌子旁边,随手抓着一根桌脚轻而易举将桌子举到半空道:

“母亲,叔父,婶婶,岳父大人,你们只需要相信我,不管到任何地方,我都能带你们过上舒适的生活。

至于长安,我们还会再回来。”

看到赵仙罴力气如此之大,王氏李厚德等人,全都睁大眼睛,感觉不可思议。

王氏更是对自己生了个力大无穷的儿子表示深度怀疑。

她记得赵仙罴以前很文弱。

不过想起赵仙罴毕竟是生了一场病,病好后身体长高了一大截,这其中可能跟神医孙思邈有关系。

另外再想起赵家二房赵伯都从小就有股子蛮力,现在的生长速度更是有直追赵仙罴这个堂兄的架势。

她也就觉得,可能是赵家血脉,本就有些与众不同。

但赵仙罴最后一句话,还是让王氏等人感觉云里雾里,他们齐齐看着赵仙罴:“还会再回来?”

赵仙罴点头:“对,还会再回来。

关于这件事,等外祖父舅舅他们到了,咱们一起离开大唐,出了大唐境内,你们就知道了。”

赵仙罴已经提前好几天,派了手下拿着他的亲笔书信前往相州,去接自己母亲娘家王家人。

按路程,王家大概还有三天就能到长安。

“所以这三天内,你们不要出门,一切车辆以及物品的采买,我已经交给剑一他们处理。

等外祖父他们一到,我们就一起出发前往大唐西部边境。”

“去大唐西部边境?”

王氏等人错愕,思索起来。

大唐西疆和党项、白兰羌族、以及吐谷浑相邻。

去哪里或许是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因为往北走,离开大唐,就只能进入大漠,在势力复杂的突厥十八部内找块不受大唐管辖的地方生存。

往东边以及东北,要么渡海去扶桑,要么去高句丽或者新罗百济,或者偏远极寒的契丹、黑水靺鞨部落求活。

往南,得穿越辽阔大唐疆土,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南边的六诏部落、林邑、真腊或者膘国。

王氏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要离开大唐,去别的地方生活。

她在失神片刻,走过来仰头看着赵仙罴道:

“二郎,不管你要去哪,娘都支持你。

你能成功替咱们赵李两家平反申冤,手刃仇人,这是娘没有想到的。

娘已经没有遗憾了。”

虽然是这样说,但王氏心里始终对李世民,对李唐皇室抱有深深的不满。

尤其是她在听赵仙罴说到,李世民在明知真相大白,依旧选择袒护高家时,她对李世民这个皇帝就已经彻底失望了。

可是王氏并不知道,事实上赵仙罴从今天早晨进入皇宫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启了和李世民的交锋。

高家兄弟的死,并不是赵仙罴为赵李两家申冤的结束,而只是开始。

只不过这件事,李世民以及朝廷里的人,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有了王氏带头支持赵仙罴的决定,客厅里其他人也都纷纷没有意见。

哪怕是刘文水和他的父母。

因为刘文水明白,发生今天这样的事,他刘家就算不跟赵家一起走,往后也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他用眼神告诉赵仙罴,作为姐夫,他同样支持赵仙罴的决定,愿意带着刘家所有人,和赵仙罴一起离开大唐。

也许在大唐以外找个深山平平淡淡过完下半辈子,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家里一切安排好,赵仙罴静静等待外祖父等人到来。

三天的时间。

足以让太上皇李渊寿宴当天,皇宫里发生的一切事情,传遍长安每个角落,甚至是长安以外的州县。

当所有人得知赵李两家蒙冤的真相。

得知皇帝最后的处置结果。

得知赵仙罴当众宣布,要带着相关的亲人,脱离大唐,去别的地方生活。

所有长安百姓并不是像往常一样热火朝天的议论。

而是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满含叹息、惋惜的议论着。

终于,随着相州王家的人,听从赵仙罴派去手下的再三提醒,带上一些必要的物品,不明所以的来到长安,进入赵家新宅。

他们还来不及感叹赵仙罴竟然已经如此有出息,在长安买下一座地段如此之好,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豪宅。

赵仙罴立马就告诉了他们,一个让他们惊掉下巴的消息。

举族迁徙,脱离大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