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为臣之道?(6更!)(2 / 2)

加入书签

这些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基层官员。

虽然大多出身草莽,识字不多。

但胜在执行力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加上辅佐一名寒门士子。

赵锋的政令。

他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清丈田亩,打击豪强,安置流民,恢复生产……

每一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整个九江郡,就像一台刚刚启动。

虽然略显笨拙,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机器。

现在运转的很慢,却会越来越快!

而在这些汇报之中。

有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

“崔泰此人,不辞辛劳,亲至田间地头,指导水渠挖掘,实乃我辈楷模!”——当涂令。

“若无崔先生带来的曲辕犁图纸,并亲手教导匠人打造,今年秋收,恐减三成!主公得此良才,实乃天佑!”——合肥令。

“广陵崔氏,果然名不虚传,是有好人的!崔泰先生不仅精通水利农桑,更兼品性高洁,吾等自愧不如……”——钟离令。

崔泰。

这个当初主动请缨要归顺自己。

从一百名崔氏子弟中,脱颖而出的支脉庶子。

如今,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回报着赵锋的知遇之恩。

他不知疲倦的带着赵锋的命令,带着那些利国利民的技术。

奔走于九江郡的各个角落!

将赵锋的意志。

化为了一条条水渠,一张张犁铧,一粒粒播撒进田里的种子。

“是个人才。”

赵锋在羊皮上,重重地写下了“崔泰”二字,并在后面画了一个圈。

这样的人,等两郡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必须委以重任。

想到崔泰,赵锋便顺理成章地想起了。

当初和他一同来到九江的那九十八名崔氏子弟!

按照他当初的安排,这些人应该被分散到了九江郡的各个城池。

让他们与当地的官绅狗咬狗!

可为何这些公文之中,只字未提?

赵锋抬起头,看向一旁侍立的赵大牛,随口问道:“大牛,我记得当初随崔泰一同来的,还有九十八人,怎么没看到他们的消息?”

赵大牛那魁梧的身躯,闻言猛地一颤!

他脸上的憨厚之色瞬间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惊慌与为难的复杂表情。

他下意识地低下了头,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不敢说话。

嗯?

赵锋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他放下了手中的竹简,身体微微前倾。

那股刚刚还带着欣慰的温和气场,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股冰冷而又锐利的压迫感,瞬间笼罩了整个正堂。

“说!”

赵锋的声音不大,只有一个字。

却仿佛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赵大牛的心口上!

“噗通!”

赵大牛再也承受不住这股压力。

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地。

他把头深深地埋下,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哭腔:“主……主公……是……是走前夏侯先生给我的命令……”

“他说崔氏乃大乾望族,世代忠良。如今城池易主,他们这些崔氏子弟,理应……理应与国同休,魂归故里……”

“所以……每打下一座城,张豹和李虎……就会‘请’一位崔氏子弟,去城头……见他们的先祖……”

“我们这一路打过来,我也请了崔氏子弟去地府溜达溜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