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章 命运殊途(2 / 2)

加入书签

而严谢之则连忙叩首拜道:“小子严谢之,拜见北岳安天玄圣大帝陛下,拜见北岳静明皇后娘娘。”

“谢之不必多礼,你父亲与我是亲兄妹,你叫我一声姑母就是了。”静明皇后笑着说道。

严谢之闻言,当即再次朝静明皇后行了一礼,并叫了声‘姑母’。

但对于北岳大帝就不能那么轻率的直接叫‘姑父’了,君在亲之先,要先论君臣之礼,再论亲亲之礼。

北岳大帝问道:“谢之,来之前你父亲是怎么跟你说的?”

严谢之恭敬答道:“父亲跟我说,陛下此番征召谢之,乃慈惠英方之举,让我常怀君恩,勤勉任事,不负陛下之垂爱。”

北岳大帝听到这话,便与静明皇后对视一眼,看来严圣功并未将实情告诉严谢之,所以严谢之以为真的征召的是他。

北岳大帝又问道:“若你为神君,当如何治事?”

严谢之道:“上承陛下之命,下怀教化之本,抚近怀远,宣威布德,以使生灵安定,妖魔恩服。”

北岳大帝又问道:“听说你还有一位庶兄,叫严隽之?”

严谢之愣了一下,不知北岳大帝为何会问起严隽之,于是便道:“回陛下,正是。”

北岳大帝问道:“此人如何?”

严谢之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母亲重华夫人的嘱咐,如果北岳大帝问起严隽之,当以极言贬之。

但严谢之却觉得这样做太过小人,他虽然与庶兄严隽之关系平平,但也不至于在背后贬低他。

于是严谢之答道:“回陛下,我与庶兄严隽之并不亲近,但也知他敦谨孝友,素有贤名。”

北岳大帝对这个回答倒是颇为意外,脸色也缓和了一些,抬手指着一旁的玉垫说道:“平身,赐座。”

严谢之当即叩拜谢恩,然后起身在那玉垫上落下座来。

北岳大帝看着严谢之道:“你要就任的是灌灵州神君,此任十分重大,关系到我北岳神府能否在北俱芦洲稳定局面,你能胜任吗?”

严谢之拱手道:“回陛下,事在人为。”

“好。”北岳大帝点了点头,说道:“你先在恒山上住一个月,我让尚书赵充国带你了解一下北俱芦洲的局势,以及灌灵州的局势。一个月后便正式敕封你为灌灵州神君,届时你再去就任。”

严谢之闻言,连忙起身拜道:“谨遵陛下旨意。”

五台山神府,一座小院内,严隽之看着自己的母亲,脸色有些愧疚。

胡灵倒是一脸平静,看着儿子道:“听说谢之公子被北岳神府征召,成为了一方神君?”

“是的。”严隽之说道:“母亲怎么知道的?”

胡灵道:“是杜氏告诉我的,谢之公子有好出身,他是嫡子,北岳神府征召肯定第一个就想到他。我出身卑微,不过以色侍人,倒是连累了你。”

严隽之诧异道:“母亲为何出此言语?这不是让儿子难堪吗?我不在意母亲是什么出身,您生我之身,便是我心中最尊贵的人。”

胡灵笑道:“我知你孝顺,只是心中总是有愧,谢之公子十六岁便已成了一方神君,而你到现在都还只是一个散修,母亲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可惜母亲这里要资财无资财,要人脉无人脉,帮不上你。”

“母亲说哪里话。”严隽之笑道:“母亲不必担心,儿已有了去处。”

“哦?”胡灵连忙问道:“是何去处?”

严隽之说道:“去年儿下山游历时,去到大唐国境内,恰逢灵台道宫招募贤士,于是儿便去应募。”

说到这里,严隽之取出一道符令说道:“昨日灵台道宫传来符令,说儿已通过募选,可以随时前往灵台道宫任事。”

胡灵问道:“听起来像是道门场所,不食天禄吧?”

严隽之笑道:“母亲,如今想成为仙官何其之难,这灵台道宫乃是大唐国第一道宫,儿去里面任事,一个月也能有一百枚紫钱可以拿的。”

“这么多?”胡灵吓了一跳,她身为山神的妾室,一个月能从五台山神府拿到的供养也就十枚紫钱而已。

严隽之道:“母亲,儿年岁已大,多年修行也始终难明仙道奥妙,此番前往灵台道宫任事,一来可以赚些紫钱,二来也可以访仙问道,若能得高人指点,岂不比我在山中闭门苦修的好?”

胡灵道:“这倒也是。”说罢,胡灵看向严隽之道:“诸事你自有主张,为娘也不多管,你在这里等等。”

说罢,胡灵走进屋中,不多时将一条锦袋拿了出来,交给严隽之道:“这是为娘这些年积攒的紫钱,共二百七十枚,你拿去,到了灵台道宫可做交际之用。”

严隽之连忙推辞,胡灵态度坚决,说道:“为娘在这里吃穿住行一概无虞,用不上这些紫钱。那些地方少不得人情交际,你到了之后,先将这些紫钱花费,等你稳定之后拿到了月俸,再回馈为娘不迟。”

听到这话,严隽之终于不再推辞,而是接了过来,然后跪在地上朝胡灵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便辞别胡灵下山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