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章 困境中依然璀璨的星宸(2 / 2)

加入书签

憨厚的老黄牛甩着尾巴,赶车的铁牛叔坐在车辕上吧嗒着旱烟。

何队长大步走上前,将一个仔细包裹着的包袱不由分说地塞进林初夏怀里,他黝黑的脸上是庄稼人特有的质朴笑容,眼中却藏着浓浓的不舍:“大侄女!拿着!去部队好好干!你永远都是咱们大队的骄傲!你走的太匆忙了,你刘婶只来得及给你烙点玉米面饼子,煮了几个鸡蛋,还放了点自家腌的咸菜疙瘩,路上垫吧垫吧!别饿着!”

“何叔,刘婶儿……”林初夏抱着那带着玉米清香的包袱,喉咙堵得难受,只能用力点头,“谢谢!我一定好好干!”

就在这时,何诗韵清脆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她气喘吁吁地追着已经开始缓缓移动的牛车:“夏夏!等等我!夏夏——!”

她跑到车边,将一个用红布头扎着的小巧布包塞进林初夏手里,里面是她最喜欢的小镜子和花头绳。

她红着眼圈,大声喊道:“夏夏!记得写信回来啊!一定要写信!还有……还有!我和杨军结婚的时候,你要是有空,一定要回来喝喜酒啊!我们说好的!”

“好!诗韵姐!我一定争取回来!”林初夏紧紧攥着小包裹,探出身用力挥手。

牛车驶上了村口那座小小的石桥。

桥边,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听到消息赶来的村民。

六斤、狗娃子、铁柱、歪嘴婶、王小脚……她们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手里还拿着没摘完的菜。

看到牛车过来,纷纷扬起了手臂,朴实而温暖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

“小林姐姐!我一定好好学习!”

“小林!要写信啊!”

“闺女!到部队好好吃饭!保重身体!”

“小林同志!一路顺风!”

“有空常回来看看!”

“……”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声声质朴的叮咛,在午后的阳光下,在石桥边,汇成一股最温暖最动人的洪流。

牛车缓缓驶过石桥,车轮碾过石板发出咕噜噜的声响,送别的声音渐渐被风吹散,留在了身后那片熟悉的土地和深情的目光里。

林初夏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怀里紧紧抱着何队长给的包袱和何诗韵塞的小镜子花头绳,眼泪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无声地滚落下来。

她回过头,望着石桥上那些越来越小的身影,望着村口那棵熟悉的老槐树,望着那片承载了她太多成长、泪水与欢笑的土地。

她记得,当初爸爸开着那辆解放牌大卡车,一路风尘仆仆将她送到这里时,也是这般壮观的围观场面。

只是那时,村民们眼中是好奇,是打量,是看城里来的“娇气知青”的疏离。

而现在,她看到的是不舍,是牵挂,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和认同。

她不再是那个外来者“小林知青”,她是他们二道沟大队走出去的“大侄女”、“闺女”、“骄傲”!

牛车渐行渐远,二道沟大队的轮廓在视线里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绿树掩映的山坳之后。

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吹拂着她的脸颊,吹干了泪痕,也吹开了她人生新篇章的序幕。

前方,是部队,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是她和江见野并肩前行的未来。她擦干眼泪,挺直了脊背,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蜿蜒的道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