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叠叠乐的三小只(加更①)(2 / 2)

加入书签

水汽氤氲中,她又舀出金黄的玉米面,搅入滚水中,撒上一小撮盐和切得碎碎的肉干末,熬了一锅稠乎乎,香喷喷的玉米肉末粥。

“条件简陋,教授们先垫垫。”林初夏将粥分到几个搪瓷碗里。

方教授笑着从行李里摸出一个小罐:“我带了点芥菜疙瘩。”

钱教授也贡献出珍藏的半截油亮亮的川味腊肠。

赵教授则默默掏出一把炒得喷香的花生米。

四人围着火塘,就着咸菜腊肠,喝着热粥,寒气被驱散,胃里有了暖意,话匣子也打开了。

“小林同志,你这粥熬得地道!比我们学院食堂的强!”钱教授吸溜着粥,赞不绝口。

“是啊,出门在外,有口热乎的,比什么都强。”方教授感慨。

赵教授没说话,但碗里的粥喝得干干净净,又默默添了小半碗。

不一会儿,江见野和林朝晖带着几个战士扛着新伐的原木回来了。

手臂粗的松木带着清冽的树脂香气。林初夏赶紧给两人盛上两大碗热粥。

江见野接过碗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温热的触感让林初夏耳根微热。

他低声道了句“辛苦”,便和林朝晖一起蹲在帐篷口,呼噜呼噜几口就把粥喝完了,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搭床是力气活,根本不用林初夏插手。江见野和林朝晖配合默契,用铁锹和镐头将地面稍作平整,垫上大石块做基脚,再将原木并排铺上,用粗麻绳捆扎固定。

不过个把小时,四张结实的长条“木榻”就搭好了。虽然简陋,铺上带来的褥子或厚厚的干草,就是能睡觉的地方。

江见野又细心地和林朝晖一起,用几块旧帆布和行军背包,在林初夏的床铺周围挂起一道简易的“帘子”,勉强隔出一点私密空间。

林朝晖把自己那条厚实的军绿色毛毯也塞给了妹妹:“夜里冷,盖这个!”

林初夏赶忙拒绝:“哥你自己留着盖,我带被褥了,你光为我着想啊!”

她边说边把毛毯塞回林朝晖怀里。

林朝晖见她真的有铺盖的东西,这才将毯子带走,带着江见野去其他帐篷解决自己的铺位问题。

安顿下来后,三位教授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将林初夏和江见野叫到火塘边铺开一张手绘的简易地形图。

“小林,小江,你们再仔细回忆一下第一次进入的那个墓室。”

钱教授用铅笔点着地图上标注的入口位置,“大小?形状?墙壁、地面有什么特征?除了蛇,有没有看到陶罐、兵器或者……壁画的痕迹?”他语气急切,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

林初夏和江见野努力回想,但当时的记忆被惊险的蛇群攻击和昏暗摇曳的手电光切割得支离破碎。

“那地方很大……很空旷,感觉像个大厅。”林初夏蹙眉,“墙壁……好像不太平整?光线太暗了,看不清细节。”

“地面铺的是大石板,很凉。”江见野补充,“除了蛇,没看到明显的陪葬品,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细看。”

钱教授有些失望地放下铅笔:“唉,就怕破坏性挖掘啊!最珍贵的往往是壁画和文字,那是历史的直接记录!一旦墓室开启,空气涌入,壁画颜料里的矿物质氧化褪色,可能几个小时就面目全非了!”他痛心疾首。

方教授也叹息:“是啊,抢救性发掘,时间就是生命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