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做鱼食(2 / 2)

加入书签

“哎!对了!我好像听说过一个土法子!用鸡蛋清和二次发酵的淘米水混合起来敷脸,据说能美白!要是能加点珍珠粉,效果可能更好!” 她赶紧把这个话题岔开。

“真的吗?!” 孟晓晴和赵红艳的眼睛同时亮得像探照灯。

美白,对任何年代的女孩子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夏夏!真有效吗?多久能白回来?”孟晓晴激动地抓住林初夏的手。

林初夏有点心虚:“这个…我也没试过,就是听说过…效果嘛,因人而异?” 她可不敢打包票。

“管它呢!先试试再说!” 孟晓晴是个行动派,立刻跳下炕,舀米、淘洗、找容器浸泡,一气呵成。

美白大业刻不容缓!

三个姑娘正围在一起,头碰头地研究着淘米水该发酵多久,蛋清和水的比例是多少时,屋外传来了陈东洪亮的喊声:

“大家伙儿注意了!都到顾知青屋里集合一下!有事宣布!”

三人赶紧披上棉袄,趿拉着厚厚的棉鞋,小跑着挤进了顾云潇和邹城那间相对宽敞的屋子。其他知青也都到了,七嘴八舌地猜测着:

“啥事儿啊?这么正式?”

“是不是要分粮了?盼好久了!”

“哈哈,我今年工分能有一千五六,总算能过个肥年了!”

陈东见人到齐,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安静一下!听我说!好消息!大队里明天组织去四道沟水库冬捕!想去的人,明天早上六点,村口集合!每人交三毛钱给大队部,这钱包括了来回坐爬犁的车费和交给四道沟大队的‘入场费’。要是自己有本事能去,不坐爬犁,就交两毛五,省下的五分是车费。不过!渔网鱼竿得咱们自己想办法!”

“冬捕?!”

“捞鱼?!可咱们哪来的渔网鱼竿啊?”

“就是啊,谁有那玩意儿?”

“没工具咋整?干看着?”

众人面面相觑,热情瞬间被浇灭了一半。

就在这时,林初夏的声音响起:“咱们去问问何木匠吧?他手巧,说不定家里有存货,或者能指点门路呢?”

这提议立刻得到了响应!一群年轻人也顾不上冷了,呼啦啦穿好厚外套,争先恐后地涌向何木匠家。

果然没白跑!何木匠家还真有几根自制的鱼竿!

林初夏、孟晓晴、赵红艳三个女知青合伙买了一根,花了五毛钱。

男知青们财大气粗一点,合伙买了两根。

何木匠还热情地分享了自制的鱼饵秘方——挖“红虫”

红虫就是蚊子的幼虫,冰封的浅水区或淤泥下就有,冬天也冻不死。

一群年轻人又兴致勃勃地跑到村口河边,顶着寒风在冻得硬邦邦的河岸附近开挖。

男知青们挥着带来的小镐头或铁锹在前面破冰刨土,女知青们拿着小棍子在后面扒拉寻找那细小的红色虫体。

不一会儿,就收获颇丰,挖了一大捧。

回去后按何木匠的方子,掺上玉米面和红薯一起蒸熟,捏成团,就等着明天大显身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