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资助六斤(2 / 2)

加入书签

她犹豫了很久,想到了上一世失去父母的她只能跟着姥姥生活都那么辛苦。

这一世她遇到了比她还命苦的六斤,该怎么选择呢?

“何队长,我可以一年借给六斤300斤粮食,一直到他15岁。但15岁后每年六斤要还给我20块钱,连续还我7年。”

林初夏算了一下,以现在的粮价来看,一斤大米在0.16元左右,一斤苞米茬子(粗颗粒玉米粉)也就是0.08元左右,土豆地瓜的价格更低一斤0.05元左右。

300斤苞米茬子一年也就是花费24元,六斤自己再挣点工分肯定能糊口。

虽然14年后20元买不到300斤粮食,但至少不会让六斤觉着林初夏是个冤大头。

万一要是真遇到了白眼狼,林初夏就当为今生积德了。

死过一次的她深知道功德值的重要性,可目前她没有钱,也帮不了太多的人。

能帮一个算一个吧。

六斤听到林初夏的话眼泪又不争气的流了下来,这一幕牢牢刻印在他的心里。

尽管他未来成为了富甲一方的服装厂老板,他也一直致力于做慈善,像林初夏一样给那些陷入泥沼的孩子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林姐姐谢谢你,呜呜呜我一定还!我给你按手印行不?”

现在的六斤只知道欠别人东西要写个欠条还要按手印。

林初夏则是摇摇头说道:“不用写,你记得就好。”

一年20多块钱不过是林初夏做几件衣服的手工费,想赖账的就算有欠条也拿他无可奈何,而且等六斤15岁都1980年了,经济迅速发展,一年20块钱能买到什么?

林初夏主打就是个随缘,全当积累功德币了。

何队长也对林初夏刮目相看,没想到柔柔弱弱的小姑娘还有一颗这么善良的心。

“大侄女啊,还是写一个吧。”

然后也不等林初夏再拒绝,现场写了三张欠条,一张给林初夏,一张给六斤,一张大队部留着。

六斤珍而重之的把欠条收好,然后林初夏给大队部20块钱,让何队长给六斤多配点粮食,在大队部买粮食比去粮食站买的要便宜一些,而且六斤情况特殊,大队长就特批了六斤350斤粮食,有苞米茬子、地瓜、土豆。

以便宜的粗粮为主,能吃饱就行。

而且大队长答应陪着六斤回三道沟大队把粮食关系落回二道沟大队,把他干的工分也换成钱带回来。

林初夏离开后,大队长立刻带着六斤还有大队里的壮汉们去三道沟大队讨要说法去了。

而林初夏也回到小树林附近继续捡柴禾。

一直捡到晚上5点,知青们又捡了18车柴禾和8筐细柴。

回去后林初夏分到了10车粗柴和3筐细柴,分的这么多也是因为之前秋收时,她借给知青们不少柴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