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 清穿(8)(2 / 2)

加入书签

趁着夜色去了一趟钮祜禄府上。

几日后直接大摆席面,光明正大地又收了索琪琪做干女儿。

太皇太后:“……”

当真是荒唐!

心中暗恨,面上却不约而同的偃旗息鼓,悄无声息地将斗法的事给略过了,只可怜了唯一的可怜人塔娜,被波及其中,得了一门推脱不掉的婚事。

六月份。

京城中除了赫舍里氏与钮祜禄氏在忙着给女儿攒嫁妆,其他人家仿佛全都平和了下来。

文瑶在家中热的不行,撺掇着觉罗氏去庄子上避暑。

觉罗氏出身代善一脉,父亲是四子瓦克达,母为侧福晋呐喇氏,有一个姐姐和亲蒙古,嫁于科尔沁部诺穆齐为妻,而诺穆齐的亲妹妹正是如今在寿康宫中与太后一起养老的淑太妃。

瓦克达兄弟八人,比起其他的兄弟,瓦克达算是最低调的,他妻妾最少,子女也少,除了早死的弟弟玛占,就他的爵位最低,但他知足常乐的很,得了个多罗郡王爵便够了,也是兄弟几个里面最长寿的,整整活了四十七岁。

觉罗氏属于老来得女,自小得瓦克达宠爱,嫁妆也丰厚,光城外避暑的庄子就有三个,其中最大的那个庄子有百亩良田,还紧临皇庄。

觉罗氏带着文瑶和鄂伦岱到了庄子上,便领着他们去看那百亩良田去了。

“以后这庄子给你做嫁妆。”

觉罗氏手一挥,颇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赫舍里氏有的,你也要有。”

“额娘……”

文瑶有些哭笑不得,但也不曾推脱。

比起乾隆朝时期,前朝后宫几乎断绝往来不同,康熙朝的妃嫔们都是要带薪上班的,若是没有族中支持,只靠宫里那点儿俸禄过日子,怕是连得脸的宫女都不如。

文瑶早已得了信,她入宫即享福晋份例,便说明她是能带嫁妆入宫的。

皇后嫁妆一百八十八台,她便可以带上一百五十八台左右。

嫁妆其实一直都准备着,只不过之前简薄了些,如今再增添些庄子铺子什么的就够了。

这一百五十八台中,觉罗氏自己的嫁妆就填补了三分之一,族中又有三分之一的预算,剩下的三分之一便是宫里赏赐和亲眷添妆。

“皇上说了,等女儿入了宫,会将姑母的嫁妆赠予我一些。”

所以总数不见得比皇后少。

“皇上到底还是念着太后娘娘。”

觉罗氏捏着帕子掖了掖眼角,仿佛感动到落泪,不过话锋一转,又说道:“皇上惦记着你,你也要时常关心皇上,千万别因为宫里宫外的,再生分了。”

“那赫舍里氏进了宫,与皇上是少年夫妻,情分定然不同,你便是与皇上感情深厚,也抵不过身份差距。”

觉罗氏最是懂得这种感觉。

她那位同宗堂姐,十一岁嫁给董鄂氏的和尔本,二十岁二嫁遏必隆,虽与和尔本只做了短短七年夫妻,但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嫁给遏必隆后十多年都无所出,夫妻感情冷淡,直到三十岁那年,才生下了独女塔娜。

如今塔娜却因丈夫的缘故被指婚蒙古……

觉罗氏想着,那位堂姐怕是心气儿都要散了。

“既如此,恰逢麦子成熟,女儿便亲手割一些送给皇上吧。”

文瑶眯起眼睛看向田地里那些压弯了穗儿的麦子,有些兴冲冲地道:“咱们皇上可是要做明君的,女儿送麦穗,也是叫皇上看看,这上等的良田种出来的麦子是什么样。”

一直没说话的鄂伦岱顿时两眼放光:“我也来。”

“好。”

文瑶揉揉他的脑袋瓜,刚剃了头的脑袋摸着有点儿喇手。

觉罗氏虽不知麦穗有什么好送的,却也没反驳,女儿陪着皇上一同长大,自然更懂皇上的心思,不过按她来说,倒不如用熏香的信笺写两句酸诗来的好。

男人不都喜欢这种调调么?

文瑶换了身轻便衣裳,拎着镰刀便下了地。

她最近身子恢复了一些,割几把麦穗而已,也劳累不了多少,更别说还有鄂伦岱这个小牛犊子,他本就是个固执性子,干起活儿来也透着一股子执拗。

姐弟俩忙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割了一篮子。

没到傍晚的时候,这篮子麦穗就进了宫,送到了乾清宫里。

玄烨一看这满篮子麦穗,第一反应便是担心文瑶的身子,连忙问工具人佟国纲:“表姐的身子可还好?这大热天去割麦穗,千万别中了暑气。”

佟国纲一抱拳,声如洪钟,却透着一股与鄂伦岱相似的憨直:“大半是鄂伦岱那小子割的,文瑶只割了两小把就受不住歇下了。”

玄烨既是感动又是心疼。

“她身子不好,叫她歇歇多好。”

手指却不由自主的对着麦穗摸了又摸,感动于表姐惦念着自己。

麦穗并不算饱满,还有空荚,这可是上好的肥田里种出来的麦子,玄烨都不敢想,那些沙土地里长出来的麦子,得荒成什么样子。

民以食为天。

若能有高产粮种就好了。

玄烨头一回见到新鲜的麦穗,就起了御稻御麦的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