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1980年,内地最缺的是什么?(2 / 2)

加入书签

杨巡立刻凑上前去看:一份正式的、盖着香港当局鲜红印章的“商业登记证明”和“公司注册证书”

“浩哥。”杨巡忍不住赞叹出声:“咱们真有自己的公司了!浩然国际!”

他念着这个名字,感觉分量完全不同了。

“炒股的间隙,总得做点正事。”秦浩看着挂好的牌照,拍拍手上的灰尘:“资本市场效率高,只要你钱给得到位。十几万港币砸下去,居民身份、公司牌照、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一条龙搞定。这地方,上个月签的租约,简单收拾一下,骨架就起来了。怎么样,这下不用担心没事干了?杨经理?”

“浩哥!”杨巡的激动溢于言表,他看着这属于他和秦浩的“基地”,只觉血液都热了起来:“干!必须大干特干!不过,咱们公司是做什么的?”

秦浩反问:“你说说,现在内地最缺的是什么?”

杨巡皱眉思索:“彩电、冰箱、小汽车?”

秦浩摇摇头,打断了他的列举:“错,是外汇,咱们这个贸易公司就是专门把内地的产品卖到国外去。”

“啊?”杨巡又懵了,眉头皱得更紧:“浩哥,现在不都说,外边的东西比咱国产的好多了吗?咱们的东西,除了茶叶丝绸,外国佬能看得上眼?谁会买啊?那不是自讨没趣嘛?”

秦浩乐了:“老外也分很多种,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的老外自然瞧不上咱们的产品,可还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他们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进口的,咱们的产品虽然比不上发达国家,但对于他们来说是够用的。”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秦浩和杨巡忙得脚不沾地。他们先是招聘了一个财务、一个业务员和一个海关报关员,贸易公司的基本架构算是搭建起来了。

“浩哥,咱们第一站去哪里开拓市场?“杨巡好奇的问。

秦浩站在世界地图前,手指最终停在东南亚的位置:“这里。东南亚国家离我们近,文化相近,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正是我们的机会。“

两周后,马来西亚。

湿热的气候让杨巡很不适应,他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跟在秦浩身后穿梭于各大商场和批发市场。

“浩哥,这里的商品都被欧美日韩企业垄断了。“杨巡沮丧地说:“咱们的产品根本竞争不过他们。“

秦浩却显得很淡定,他买了几份当地报纸,仔细研究上面的广告和市场信息。突然,一则政府公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小杨巡,你看这个。“秦浩指着报纸上的一则悬赏公告。

杨巡接过来,却看不懂英文,秦浩逐字逐句的翻译,公告大概内容是某国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鼠为患问题,现向全社会征集有效的灭鼠方法,并对提供有效方法或产品者给予奖励云云。下面还有不少小字描述的鼠患造成的具体损失案例。

杨巡看完,一脸茫然:“鼠患?这跟咱们的贸易有……”

话没说完,他灵光一闪!猛地抬头看向秦浩,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秦浩嘴角笑意扩大,肯定地点点头:“没错!耗子药!能大规模毒死耗子的强效耗子药!这玩意儿在咱们国内不少化工厂都能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但在他们那儿,没有成熟的本地生产,或者本土产品效果差强人意!政府甚至愿意掏悬赏来找解决方案!这是多大的刚需市场?!”

杨巡一拍大腿,兴奋得几乎跳起来:“对啊!耗子药!这东西用量大、消耗快,技术不高,还便宜!关键是——欧美日韩那些大公司瞧不上这么小的生意。”

秦浩一锤定音:“时间紧,任务急!小杨巡,你立刻动身回内地!打着咱们浩然国际‘港资贸易公司采购代表’的旗号,目标锁定华北、华东地区几家有实力、最好是国字头的农药厂或化工厂。什么‘鼠无踪’、‘三步倒’、‘闻到死’,只要是强效的、合法的、能过国际海关标准的,统统拿样品!给我做真鼠实验,效果越快、越强,越优先考虑!速度要快!”

“好嘞!浩哥你放心!这事我在行!保证把药效最猛、能最快把老鼠祖宗三代都团灭的耗子药给你找回来!”

杨巡像打了鸡血,领命的瞬间,他感觉自己血液里那种“找门路”、“钻市场”的本能又熊熊燃烧起来。

数日后,内地某省会城市。杨巡手持印着“浩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烫金抬头的中英文双语名片,穿着特意置办的西装,走进了省外经贸委的大楼。得知是一家港资公司要大规模采购耗子药出口,官员最初的错愕很快被巨大的热情取代。

改革开放初期,“创汇”是硬道理,无论商品看起来多不起眼!

十天后,香港,浩然国际办公室。杨巡风尘仆仆地带着一箱精心筛选过的耗子药样品返回。他甚至在当地弄了个笼子,真老鼠买不到就用野鼠替代,硬是蹲在招待所里搞了几天现场“药效比拼”,才最终选定了三个批次综合药效最强、最快、残留相对安全的型号。

秦浩看过杨巡手写的药效实验记录和样品标签,以及他拍回的模糊但能看到结果的实验照片,满意地点点头:“可以!就按这个型号和对应的工厂下单。”

“滋…滋…”一阵轻微的噪音后,这份“五百万美金订单”通过传真机,被迅速发往那几家入选的内地农药厂!

效果是轰动性的!几天后,当杨巡再度踏上内地的土地,去接触那几家接到“五百万美金意向订单”的厂家时,场面与半月前天壤之别!消息像长了翅膀,从省到市再到厂。

原本需要跑断腿才能见到的厂长、书记,现在亲自到大门口迎接!

着实让杨巡过了一把“钦差大臣”的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