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扎心(1 / 2)

加入书签

“陈主任客气了。”王铁山不卑不亢地与他握手。

陈克明热情领着两人往里走,边走边说:“专家们基本都到了,正在小会议室等着呢。走,先去跟大家见个面。”

他们被引到二楼一间会议室门口。门没开,就听到里面传来刻意压低的争论声,夹杂着专业术语。

陈克明推开门,声音洪亮:“各位专家,安静一下!我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在电话里提过的,安阳县军垦农场的王铁山同志!他解决了咱们这次军备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

会议室骤然安静。

十几道审视的目光像探照灯般齐刷刷打在门口那张过分年轻的脸上。看清王铁山洗得发白的旧工装和最多二十出头的年纪时,错愕与怀疑取代了审视。

会议桌主位坐着的老专家约莫五十多岁,头发像被尺子量过般整齐,神情严肃不怒自威。他正是专家组组长,省一拖厂总工程师,技术界的权威高建国。

他慢条斯理地推了推老花镜,目光像检查瑕疵品一样扫过王铁山,脸上才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转向陈克明:

“陈主任,这就是你说的那位解决了大难题的‘高人’?”

声音不高,却带着居高临下的傲慢,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看着……倒像我们厂新来的学徒工嘛。”他顿了顿,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叶,用毫无感情的语调补充道:“这次技术会诊事关重大,影响深远。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随便进来凑热闹的。”

这话像毒针,狠狠扎进周铁牛心里!

“老东西!说谁是阿猫阿狗呢!”周铁牛的暴脾气瞬间炸开!他猛地向前一冲,砂锅大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眼珠子血红!

整个会议室的人都惊得倒抽一口气。

就在他爆发的前一秒,一只平静有力的手按住了他的肩膀。

是王铁山。

一个眼神,止住了周铁牛的冲动。

窃笑声在会议室里低低响起。专家们看着这两个“土包子”,眼神里全是等着看笑话的戏谑。

人群中只有一个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员刘斌没有笑。他推了推镜片,充满好奇的目光在王铁山过分平静的脸上来回扫视。

王铁山对高建国的轻蔑侮辱置若罔闻,神色毫无波澜,直接转向尴尬的陈克明,平静地问:

“陈主任,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那批问题车辆?”

……

技术攻关大会正式开始。

高建国代表专家组起身,清了清嗓子,翻开厚厚的报告。

接下来一小时,会议室充斥着他冗长而枯燥的声音,满是复杂数据与深奥的力学分析。他从进口挂车的大梁材料配比讲到结构设计、焊接工艺,引经据典,数据详实,充分展示了权威的理论功底。

然而这份详尽的报告,最终却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

“……综上所述,”高建国合上报告,用不容置疑的权威口吻宣判,“我个人初步判断,这批东德进口特种挂车,在其核心大梁的材料配比和结构设计上,存在严重且无法修复的致命缺陷!它们已无维修价值。专家组建议——”

他一字一顿:“就地报废!”

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失望和无奈凝固在每个人脸上。

高建国对自己无懈可击的分析颇为满意。他缓缓转身,将充满优越感的目光投向那个自始至终沉默如空气的年轻人,居高临下地用考问语气问道:

“这位……从安阳县来的王铁山同志。听完我们专家组的最终报告,不知你有什么高见,可以给大家补充一下吗?”

整个会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那个一直被遗忘的年轻人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他们正等着看好戏——这个从乡下冒出来的“野专家”,在听完最高权威的终审后,该怎样当场出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