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根须蔓延的地方(2 / 2)

加入书签

夏听听的心猛地一颤。她翻开系统面板,五年倒计时的数字正在跳动,任务进度条早已显示“超额完成”,可她的目光却落在时光故事馆的访客登记册上——最新一页的落款是群留守儿童,他们画了幅画:夏听听站在兰草坡上,身后跟着陆明远、沈曼青、秦老、罗森,还有世界各地的面孔,每个人手里都捧着颗草籽。

“娜姐,皮埃尔说想把《草木来信》翻译成十二种语言,在全球的图书馆上架。”沈砚跑进来,手里举着封来自巴黎的信,“他还说,塞纳河畔的兰草开花了,花瓣上的纹路,和青峰山的一模一样。”

夏听听拆开信,里面夹着片干枯的兰草叶,背面用中文写着:“根在东方,花向世界。”她突然明白,所谓“回家”,未必是回到原来的世界。当一个人的故事与这片土地的根须缠在一起,当她的坚持能让更多故事找到土壤,异乡早已成了精神的原乡。

距离期限只剩最后三天时,夏听听做了个决定。她没有启动返程程序,而是把那支兰花钢笔留在了时光故事馆,笔帽上的兰草纹与陆明远的工作笔记、沈曼青的画稿放在一起。玻璃展柜里,新增了个小格子,里面是她穿越时带的最后一包零食,旁边写着:“从这里开始,向远方生长。”

最后一天的清晨,夏听听带着团队去兰草坡撒新的草籽。朝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无数条交织的根须。沈砚突然指着远处的山影:“看,像不像《淝水之战》里谢安站的兰草坡?”罗森接话:“更像《草木兵》的结局,老兵看着孩子们跑,自己坐在轮椅上笑。”

秦老的埙声在坡上响起,还是那首《东山赋》,却比初见时多了几分辽阔。夏听听闭上眼睛,仿佛听见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但她更清晰地听见了别的声音——风吹草叶的沙沙声,孩子们追逐的笑声,远处放映机转动的咔嗒声,还有自己心脏的跳动,与这片土地的脉搏渐渐重合。

她知道,任务完成了,但故事没有终点。就像兰草不会因为季节结束就停止生长,就像那些被种下的故事,会在时光里继续蔓延,长出新的枝叶,覆盖更远的山河。而她夏听听,会留在这里,做个守着根须的人,看着更多种子落地、发芽,看着青峰山的风,把东方的故事,送往每一个根须能抵达的地方。

夕阳西下时,时光故事馆的灯亮了。玻璃窗里,那支兰花钢笔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旁边的访客登记册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第一行字是夏听听写的:“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窗外,兰草坡的风正带着草籽起飞,像无数封寄往未来的信,在暮色里轻轻飘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