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谢安登场与山雾密码(2 / 2)

加入书签

按照秦老的翻译,那些符号连起来是:“初七夜,月上中天时,槐叶映字,指向归途。”

“今天是初六。”夏听听看了眼手机日历,心脏突然狂跳——明天就是七月初七,陆明远和沈曼青约定的日子。

傍晚收工时,阿Ken突然指着摄像机内存卡:“娜姐,这里多了个没命名的视频文件。”点开一看,画面是凌晨的青峰山,陆明远背着摄像机站在悬崖边,沈曼青举着拓片对着月光看,两人的对话清晰地传出来:

“这‘归’字下面的小字,是不是‘兰草坡’?”

“嗯,等拍完《草木兵》,我们就去兰草坡种满兰花,像谢安那样,把家安在山里。”

“曼青,要是……要是我拍不完呢?”

“那就让后来人接着拍。你看这山雾,今天散了,明天还会来,就像好故事,总会有人记得。”

视频到这里戛然而止。沈砚的眼圈红了,把脸埋在膝盖里:“他们不是失踪了,他们是回山里了。”

夏听听没说话,只是把秦老翻译的“雾语”抄在笔记本上。她突然明白,陆明远和沈曼青留下的不是谜团,是邀请函——邀请懂戏的人,把他们没拍完的故事,没说尽的历史,继续下去。

深夜的片场,老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轻轻晃动。夏听听坐在书案前,翻开《谢安传》,陆明远的批注在灯光下格外清晰:“所谓英雄,不过是能把眼泪酿成酒,在无人处,自己喝下去。”

她拿出手机,给张姐发了条信息:“明天拍完谢安的戏,我们去青峰山。”

窗外,秦老站在槐树下,抬头望着月亮,竹篓里的定心草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半块玉佩,和沈砚的书签放在一起,正好拼成一朵完整的兰花。

“明远,曼青,”他对着树影轻声说,“你们等的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